普车诗词>李流谦的诗>二月十七日同子友过宇文氏庄观海棠二绝>

二月十七日同子友过宇文氏庄观海棠二绝,李流谦二月十七日同子友过宇文氏庄观海棠二绝全诗,李流谦二月十七日同子友过宇文氏庄观海棠二绝古诗,二月十七日同子友过宇文氏庄观海棠二绝翻译,二月十七日同子友过宇文氏庄观海棠二绝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流谦

渐老花羞人不羞,枉因风雨结春愁。
意行忽欲江东去,锦帐三分半未收。

二月十七日同子友过宇文氏庄观海棠二绝译文

年纪渐长,海棠花似乎也在嘲笑我的衰老,但我却不觉得羞愧,只是白白地因为风雨而产生了春天的忧愁。心意漫游,忽然想去江东一带隐居,可家里华丽的锦帐,还有一半没有收拾妥当。

二月十七日同子友过宇文氏庄观海棠二绝注释

  • 子友:作者的朋友。
  • 宇文氏庄:宇文氏的庄园。
  • 海棠:此指海棠花。
  • 花羞人不羞:海棠花开了,人却老了,好像花在嘲笑人老,而人却不以为意。
  • 枉:白白地。
  • 意行:心意漫游,指随心所欲地想象。
  • 江东:指长江以东的地区,多指江苏、浙江一带,是隐居的好去处。
  • 锦帐三分半未收:形容家境优渥,虽有隐退之意,却仍未完全放下身外之物。三分,指很多的说法。

二月十七日同子友过宇文氏庄观海棠二绝讲解

这首诗是作者李流谦在二月十七日与朋友子友一起去宇文氏庄园观赏海棠花时所作。诗中流露出作者既有隐退之意,又对尘世有所留恋的复杂情感。

首句“渐老花羞人不羞”,写出了诗人看到海棠花盛开,想到自己年华老去,似乎花也在嘲笑自己,但诗人却并不在意。这是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不为年华老去而悲伤,反倒欣赏花的美丽。

第二句“枉因风雨结春愁”,诗人感叹自己白白地因为风雨而产生了春天的忧愁。风雨可以理解为世事变迁,人生的不如意。诗人明明有旷达的心态,却还是不免为世事而忧愁,可见其内心并非完全超脱。

第三句“意行忽欲江东去”,诗人突然产生去江东隐居的想法。江东山水秀丽,自古以来就是隐士的理想去处。这表明诗人对官场生活已经厌倦,渴望回归自然。

第四句“锦帐三分半未收”,诗人却又说家里的锦帐还有一半没有收拾妥当。锦帐象征着富贵的生活,诗人还没有完全放下对物质的追求,说明他虽然有隐退之意,却仍有所留恋。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含蓄深远,表达了诗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一方面,他看透了人生的虚幻,想要隐退山林;另一方面,他又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的牵绊,对富贵生活有所留恋。这种矛盾的心情,正是古代文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

李流谦[宋代]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91f9bb703ef5df596f4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