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祯的诗>早发小孤山遇风>

早发小孤山遇风,李祯早发小孤山遇风全诗,李祯早发小孤山遇风古诗,早发小孤山遇风翻译,早发小孤山遇风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 李祯

湖尽江逾阔,舟穷路若迷。
垂杨春寂寂,芳草雨凄凄。
漩水鼋鼍窟,平沙雁鹜堤。
风波随地有,何处可幽栖。

早发小孤山遇风译文

湖面到了尽头,江面更加开阔无边,小船好像走到了路的尽头,茫然不知方向。岸边的杨柳在春日里显得寂静无声,芳草在雨中显得凄凉悲切。漩涡深处是鼋鼍栖息的洞穴,平坦的沙滩是雁鸭栖息的堤岸。无论到哪里都有风波险阻,哪里才是我可以隐居安身的地方呢?

早发小孤山遇风注释

  • 小孤山:在今安徽宿松县境内,长江中的一座孤立山峰。
  • 逾:更加。
  • 穷:尽,走到尽头。
  • 寂寂:寂静的样子。
  • 凄凄:凄凉的样子。
  • 漩水:有漩涡的水域。
  • 鼋(yuán)鼍(tuó): 都是水生动物,鼋是体型较大的龟类,鼍是扬子鳄。这里泛指水中的凶猛动物。
  • 雁鹜(wù):雁和鸭子。
  • 幽栖:隐居,安身。

早发小孤山遇风讲解

这首诗是李祯早晨从小孤山出发,在江上遇到风浪时所作。诗人描绘了开阔的江景和恶劣的环境,表达了自己漂泊不定、无处安身的苦闷心情。

  • 首联“湖尽江逾阔,舟穷路若迷”,诗人写景,点明地点和处境。湖面到了尽头,江面更加开阔,暗示了诗人已经离开了平静的湖面,进入了更加广阔但也更加危险的江面。小船好像走到了路的尽头,茫然不知方向,写出了诗人在风浪中的迷茫和不安。

  • 颔联“垂杨春寂寂,芳草雨凄凄”,继续写景,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气氛。岸边的杨柳在春日里显得寂静无声,芳草在雨中显得凄凉悲切,这些景物都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色彩,烘托了诗人孤寂的心情。

  • 颈联“漩水鼋鼍窟,平沙雁鹜堤”,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江上的险恶环境。漩涡深处是鼋鼍栖息的洞穴,平坦的沙滩是雁鸭栖息的堤岸,这些景象暗示了江上的危机四伏,也象征着社会上的各种黑暗势力。

  • 尾联“风波随地有,何处可幽栖”,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漂泊不定、无处安身的苦闷心情。诗人感叹无论到哪里都有风波险阻,反问哪里才是我可以隐居安身的地方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诗人通过对江景和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失望和对未来的迷茫,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李祯[]

李祯,字维卿,湖南安化人。隆庆五年(1571)的进士。授职为高平知县,征召为御史。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d2d3573411e19ea5cf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