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祯的诗>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四首)>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四首),李祯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四首)全诗,李祯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四首)古诗,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四首)翻译,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四首)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 李祯

地势三城远,河源二水分。
火山稀好雨,盐泽足愁云。
雕没平沙外,驼鸣绝涧濆。
凭高时引睇,何以策中原。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四首)译文

地势险峻,三座城池遥遥相隔;水源来自两条河流,奔流不息。 火山一带难得降下甘霖,盐碱湖泊周围常有愁云惨淡。 雄鹰消失在广阔的沙漠之外,骆驼的鸣叫声回荡在幽深的峡谷。 登上高处,我时常翘首远望,要用什么策略才能收复中原?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四首)注释

  • 陈郎中:作者的朋友,奉命再次出使西域。郎中,官名。
  • 重使:再次出使。
  • 西域:古代指今中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 地势三城远:指西域地势险峻,城池之间距离遥远。
  • 河源二水分:指西域的水源来自两条河流,可能指塔里木河及其支流。
  • 火山:指西域地区的火焰山,以炎热干旱著称。
  • 盐泽:盐碱湖泊。西域多盐湖,环境恶劣。
  • 雕没平沙外:雄鹰飞向远方,消失在广阔的沙漠尽头,极言沙漠之辽阔。
  • 驼鸣绝涧濆(pén): 骆驼的叫声在荒无人烟的山涧回荡,形容环境的荒凉。濆,水边。
  • 凭高时引睇(dì): 登上高处,时常引颈远望。睇,斜视,这里指远望。
  • 何以策中原:用什么策略才能收复中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关切。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四首)讲解

这首诗是李祯送别友人陈郎中再次出使西域时所作。全诗描绘了西域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国家统一的关切。

首联点明了西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地势险峻,城池遥远,水源来自两条河流。颔联则描绘了西域恶劣的气候条件。火山地区干旱少雨,盐碱湖泊周围愁云惨淡,暗示了环境的艰苦。颈联通过雄鹰和骆驼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西域的荒凉景象。雄鹰消失在沙漠深处,骆驼的叫声在山谷中回荡,更显环境的空旷寂寥。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诗人登上高处,遥望中原,思考着如何才能收复失地,统一国家,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有对西域风土人情的描绘,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李祯[]

李祯,字维卿,湖南安化人。隆庆五年(1571)的进士。授职为高平知县,征召为御史。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afa02881ad4086a97070.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