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祯的诗>宿废普济寺>

宿废普济寺,李祯宿废普济寺全诗,李祯宿废普济寺古诗,宿废普济寺翻译,宿废普济寺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 李祯

青山行欲尽,深树见僧房。
云气千峰暝,秋声一院凉。
长藤悬破衲,脱叶覆空廊。
龙象黄金地,萧萧蔓草长。

宿废普济寺译文

在青山中行走,感觉山路似乎就要到尽头了,忽然在茂密的树林中看到了寺庙的僧房。 千峰笼罩在茫茫暮色中,云雾缭绕,寺院里一片秋凉之意。 古老的藤蔓缠绕着破旧的僧衣,脱落的树叶覆盖着空旷的走廊。 这里曾是佛寺的黄金宝地,如今却只见萧瑟的蔓草在秋风中摇曳生长。

宿废普济寺注释

  • 宿:住宿,过夜。
  • 废普济寺:荒废了的普济寺。普济寺,寺庙名。
  • 行欲尽:将要走完。
  • 深树:茂密的树林。
  • 僧房:僧人居住的房间。
  • 暝(míng):昏暗,天色晚。
  • 院:寺院。
  • 破衲(nà):破旧的僧衣。衲,僧衣。
  • 脱叶:脱落的树叶。
  • 空廊:空旷的走廊。
  • 龙象:比喻佛门高僧或佛寺。
  • 黄金地:指佛寺的宝地,因佛像常以黄金装饰。
  • 萧萧: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
  • 蔓草:蔓生的野草。

宿废普济寺讲解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夜宿荒废寺庙的诗。全诗通过对废寺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昔日繁华的感叹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点明了诗人夜宿的地点——废弃的普济寺,以及行将走完山路的感受,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描写了寺院周围的环境,云气缭绕,秋声瑟瑟,渲染了一种清冷、萧索的气氛。

颈联则具体描绘了废寺的景象,破旧的僧衣、脱落的树叶,无不暗示着寺庙的荒凉和衰败。

尾联以对比的手法,昔日的“黄金地”与今日“萧萧蔓草长”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世无常的慨叹。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却饱含深意,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诗人通过对废寺景象的细致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叹,也寄寓了对人生的思考。

李祯[]

李祯,字维卿,湖南安化人。隆庆五年(1571)的进士。授职为高平知县,征召为御史。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5ae9f0308a7bad2dec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