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艾性夫的诗>秋村>

秋村,艾性夫秋村全诗,艾性夫秋村古诗,秋村翻译,秋村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艾性夫

稻黄雁入蔗境,水落鹭过屠门。
一片寒烟晚景,数声牧笛秋村。

秋村译文

金黄的稻田里,大雁飞入了甘蔗林的上空,水位下降,白鹭飞过了屠户家门前。傍晚时分,一片寒冷的烟雾笼罩着村庄,远处传来几声悠扬的牧笛声,更显出秋日村庄的宁静与安详。

秋村注释

  • 稻黄雁入蔗境: 稻子成熟变黄,大雁飞入甘蔗生长的区域。蔗境,甘蔗地。
  • 水落鹭过屠门: 河水水位下降,白鹭飞过屠户家门前。屠门,屠宰牲畜的地方。
  • 寒烟: 寒冷的烟雾。
  • 牧笛: 牧童吹的笛子。

秋村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乡村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

首联“稻黄雁入蔗境,水落鹭过屠门”,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收时节的景象。稻子成熟,大雁南迁,甘蔗也到了收获的季节。河水水位下降,白鹭也开始在浅滩觅食。这两句诗动静结合,既有大雁飞翔的动态,也有稻田、甘蔗地、河水的静态,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景图。同时, “屠门”一词,暗示了农家丰收后,为过冬而宰杀牲畜的场景,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感。

颔联“一片寒烟晚景,数声牧笛秋村”,诗人将视线转向傍晚的乡村。寒冷的烟雾笼罩着村庄,远处传来几声悠扬的牧笛声。这两句诗渲染了秋日傍晚的萧瑟气氛,但牧笛声又打破了这种沉寂,给村庄带来了一丝生机和温暖。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优美,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力。诗人通过对秋日乡村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宁静、闲适的心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安定的生活状态。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注重意境营造和情景交融的特点。

艾性夫[宋代]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ac77c90b02a9a3da35f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