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纲的诗>永遇乐(秋夜有感)>

永遇乐(秋夜有感),李纲永遇乐(秋夜有感)全诗,李纲永遇乐(秋夜有感)古诗,永遇乐(秋夜有感)翻译,永遇乐(秋夜有感)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纲

秋色方浓,好天凉夜,风雨初霁。
缺月如钩,微云半掩,的烁星河碎。
爽来轩户,凉生枕簟,夜永悄然无寐。
起徘徊,凭栏凝伫,片时万情千意。
江湖倦客,年来衰病,坐叹岁华空逝。
往事成尘,新愁似锁,谁是知心底。
五陵萧瑟,中原杳杳,但有满襟清泪。
烛兰缸,呼童取酒,且图径醉。

永遇乐(秋夜有感)译文

秋天的景色正浓,这美好的天气,凉爽的夜晚,风雨刚刚停歇。一弯残月像弯钩,稀疏的云彩半遮半掩,点点星光如同散落的碎玉。清爽之气吹进窗户,凉意袭上枕席,长夜寂静无眠。起身来回走动,倚靠着栏杆凝神伫立,片刻间,万般思绪涌上心头。

我是漂泊江湖的倦客,这些年来身体衰弱多病,只能坐着叹息年华虚度。过去的往事都已成尘,新的愁绪就像一把锁,有谁能真正了解我的心底?五陵一带一片萧瑟,中原大地遥远渺茫,只有满襟的清泪。点亮烛灯,吩咐童仆拿酒来,姑且只想一醉方休。

永遇乐(秋夜有感)注释

  • 永遇乐:词牌名。
  • 秋色方浓:秋天的景色正浓郁。
  • 好天凉夜:美好的天气,凉爽的夜晚。
  • 风雨初霁(jì):风雨刚刚停止。霁,雨后天晴。
  • 缺月如钩:残月像弯钩一样。
  • 微云半掩:稀疏的云彩半遮半掩。
  • 的烁(shuò)星河碎:点点星光如同散落的碎玉。的烁,光亮闪烁的样子。星河碎,形容星光细碎,像散落的碎玉。
  • 轩户:有窗户的居室。
  • 枕簟(diàn):枕头和竹席。
  • 无寐(mèi):睡不着。
  • 徘徊:来回走动。
  • 凝伫(zhù):凝神站立。
  • 万情千意:各种思绪。
  • 江湖倦客:漂泊江湖的疲倦之人。
  • 岁华:年华,岁月。
  • 空逝:白白流逝。
  • 往事成尘:过去的往事都已成为尘埃。
  • 新愁似锁:新的愁绪好像一把锁。
  • 五陵:指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所在地,在今陕西西安附近,当时是京城所在地,这里代指京城一带。
  • 杳杳(yǎo):遥远,渺茫。
  • 满襟(jīn):衣襟。
  • 兰缸:点燃的油灯。兰,指灯油。
  • 径醉:只想一醉方休。径,直接,索性。

永遇乐(秋夜有感)讲解

这首词是李纲在南渡之后所作,抒发了词人身处南方的孤寂愁苦以及对中原故土的思念之情。

上片描写了秋夜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秋色方浓,好天凉夜,风雨初霁”,点明了时令、天气和环境,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缺月如钩,微云半掩,的烁星河碎”,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残月、微云和星光的景象,更显出秋夜的清冷。“爽来轩户,凉生枕簟,夜永悄然无寐”,写出了词人因秋夜的寒凉而难以入眠,为下文抒情作铺垫。“起徘徊,凭栏凝伫,片时万情千意”,词人起身徘徊,倚栏远眺,各种思绪涌上心头,为全词的情感高潮埋下伏笔。

下片主要抒发词人的情感。“江湖倦客,年来衰病,坐叹岁华空逝”,表明了词人漂泊江湖、年老多病、壮志难酬的处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往事成尘,新愁似锁,谁是知心底”,回忆往事,更增添了词人的愁绪,也发出了知音难觅的感慨。“五陵萧瑟,中原杳杳,但有满襟清泪”,面对萧瑟的五陵和遥远的中原,词人悲从中来,只能以泪洗面,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烛兰缸,呼童取酒,且图径醉”,最后,词人只能借酒消愁,希望能够暂时摆脱内心的痛苦,更显出词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全词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情景交融,表达了词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悲叹。词中多用白描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自然,也更易于引发读者的共鸣。

李纲[宋代]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9f8cf5c5b902fbfc68d3.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