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纲的诗>喜迁莺(自池阳泛舟)>

喜迁莺(自池阳泛舟),李纲喜迁莺(自池阳泛舟)全诗,李纲喜迁莺(自池阳泛舟)古诗,喜迁莺(自池阳泛舟)翻译,喜迁莺(自池阳泛舟)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纲

江天霜晓。
对万顷雪浪,云涛氵弥渺远岫参差,烟树微茫,阅尽往来人老。
浅沙别浦极望,满目余霞残照。
暮云敛,放一轮明月,窥人怀抱。
杳杳。
千里恨,玉人一别,梦断无音耗。
手捻江梅,枝头春信,欲寄算应难到。
画船片帆浮碧,更值风高波浩。
几时得向尊前,销却许多烦恼。

喜迁莺(自池阳泛舟)译文

寒霜染白的清晨,江面广阔无垠。放眼望去,无边的水浪如同白雪,云雾蒸腾如同波涛,弥漫飘渺。远处山峦起伏错落,近处烟雾笼罩树木,隐约迷茫。经历了无数次的航行,我也渐渐老去。 在浅滩沙洲和偏僻的水边极目远眺,满眼都是傍晚的彩霞和夕阳的残辉。傍晚的云彩渐渐消散,一轮明月升起,似乎在窥视着人们的心事。 遥远啊,遥远。这千里相思的愁恨,自从与美人一别,梦中也断绝了音讯。我手捻着江边的梅花,那枝头的春意,想寄给她恐怕难以到达。 小船扬起一片风帆,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更遇上狂风大浪,波涛汹涌。什么时候才能在酒宴前,消解掉这许多的烦恼?

喜迁莺(自池阳泛舟)注释

  • 喜迁莺:词牌名。
  • 池阳:地名,在今陕西泾阳。
  • 霜晓:指有霜的清晨。
  • 万顷:形容水面辽阔。
  • 雪浪:形容水波如雪。
  • 云涛:形容云雾如波涛般翻滚。
  • 氵弥渺:水面辽阔,雾气茫茫的样子。
  • 远岫参差:远处的山峦高低不齐。
  • 烟树微茫:笼罩在烟雾中的树木,模糊不清。
  • 浅沙别浦:浅浅的沙滩和偏僻的水边。
  • 余霞残照:傍晚的彩霞和夕阳的余晖。
  • 窥人怀抱:形容月亮好像在窥视人的内心。
  • 杳杳:遥远,渺茫。
  • 玉人:指所思念的美人。
  • 梦断无音耗:梦中也断绝了音讯。
  • 江梅:生长在江边的梅花。
  • 春信:春天的消息。
  • 算应难到:料想很难到达。
  •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
  • 片帆:一片风帆。
  • 碧:碧绿的水。
  • 值:遇到。
  • 风高波浩:风大浪急。
  • 尊前:酒宴前。
  • 销却:消除,消解。

喜迁莺(自池阳泛舟)讲解

这首词是李纲在池阳泛舟时所作。词中描写了江天辽阔、云雾弥漫的景象,抒发了词人思念远方美人的愁绪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上片描写了泛舟所见的景色。“江天霜晓”点明了时间,一个“霜”字渲染了清冷的气氛。“对万顷雪浪,云涛氵弥渺”极写江面的广阔,水波如雪,云雾如涛,气势磅礴。“远岫参差,烟树微茫”描绘了远山近树的景象,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阅尽往来人老”感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浅沙别浦极望,满目余霞残照”将视线拉回近处,描写了傍晚的景色,余霞残照,给人以凄凉之感。最后以“暮云敛,放一轮明月,窥人怀抱”收尾,将景色与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明月似乎在窥视着词人的内心,更增添了词的意境。

下片抒发了词人的情感。“杳杳。千里恨,玉人一别,梦断无音耗”直抒离别之恨,与美人一别,千里相思,梦中也断绝了音讯,可见词人对美人的思念之深。“手捻江梅,枝头春信,欲寄算应难到”描写了词人手捻江梅,想将春天的消息寄给远方的情人,但又料想难以到达,表达了词人的无奈和惆怅。“画船片帆浮碧,更值风高波浩”描写了行船的艰辛,也暗示了词人仕途的坎坷。“几时得向尊前,销却许多烦恼”表达了词人希望在酒宴前消解烦恼的愿望,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苦闷。

这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情景交融,是一首抒情写景的佳作。词人通过描写江天景色和抒发离别之情,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李纲[宋代]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f5b3e70963954e44a2a2.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