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纲的诗>水调歌头(前题)>

水调歌头(前题),李纲水调歌头(前题)全诗,李纲水调歌头(前题)古诗,水调歌头(前题)翻译,水调歌头(前题)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纲

花径不曾扫,蓬户为君开。
元戎小队,清晓佳客与同来。
我为衰迟多病,且恁浇花艺药,随分葺池台。
多谢故人意,迂访白云隈。
暮春月,修禊事,会兰斋。
一觞一咏,何愧当日畅幽怀。
况是茂林修竹,映带清流湍激,山色碧崔嵬。
勿复叹陈迹,且为醉金杯。

水调歌头(前题)译文

花径许久没有清扫,蓬门特地为你打开。清晨,你这位统帅带着小队人马,如同贵客一般一同前来。我因为年老体衰多病,只能以浇花种药来消遣,随缘修缮池塘楼台。多谢老朋友的情意,特地来这隐居之处拜访我。

暮春时节,正逢修禊之日,相会在兰亭一样的书斋。大家一边饮酒,一边吟诗作赋,那种快乐的心情,丝毫不逊色于当年王羲之在兰亭的雅集。更何况这里有茂盛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映衬着清澈的流水和湍急的激流,远处的山色碧绿而高耸。

不要再叹息那些过去的陈年旧事了,让我们一起举起酒杯,痛饮一番。

水调歌头(前题)注释

  • 水调歌头:词牌名。
  • 前题:指前面已有的词的题目,此处指李纲之前写过的水调歌头。
  • 花径:长满花的小路。
  • 蓬户:用蓬草编成的门,形容简陋的居室。
  • 元戎:统帅,这里指作者的朋友,担任军事职务。
  • 小队:小队伍。
  • 清晓:清晨。
  • 佳客:贵宾。
  • 衰迟:衰老。
  • 恁:任凭,听任。
  • 艺药:种植药草。
  • 随分:随缘,听其自然。
  • 葺(qì):修缮。
  • 池台:池塘和楼台。
  • 迂访:特意来访。
  • 白云隈(wēi):白云缭绕的山脚。
  • 暮春:春季末。
  • 修禊(xì)事:古代于农历三月上巳日(或三月三日)到水边洗濯,以除不祥的习俗。
  • 兰斋:指像兰亭一样的书斋,借指风雅的聚会场所。
  • 一觞(shāng)一咏:饮一杯酒,吟一首诗。
  • 何愧:有什么可惭愧的。
  • 畅幽怀:畅快地抒发幽深的情怀。
  • 茂林修竹:茂盛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
  • 映带:映衬,环绕。
  • 清流:清澈的流水。
  • 湍(tuān)激:水流湍急。
  • 碧崔嵬(cuī wéi):碧绿而高耸。形容山势雄伟。
  • 勿复:不要再。
  • 陈迹:过去的往事。
  • 金杯:指精美的酒杯。

水调歌头(前题)讲解

这首词是李纲晚年隐居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在经历宦海沉浮后,归隐田园,与朋友相聚的欣慰之情。词中既有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慨,也有对眼前山水风光的赞美,更有对朋友情谊的珍视。

上阕描写了朋友来访的情景。“花径不曾扫,蓬户为君开”,以朴实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真诚欢迎。“元戎小队,清晓佳客与同来”,点明了朋友的身份和来访的时间。“我为衰迟多病,且恁浇花艺药,随分葺池台”,写出了作者晚年隐居的生活状态。“多谢故人意,迂访白云隈”,表达了对朋友情谊的感激。

下阕描写了与朋友相聚的快乐。“暮春月,修禊事,会兰斋”,点明了相聚的时间和地点。“一觞一咏,何愧当日畅幽怀”,以兰亭雅集为典故,表达了与朋友相聚的快乐心情,丝毫不逊色于古人。“况是茂林修竹,映带清流湍激,山色碧崔嵬”,描写了周围优美的自然环境。“勿复叹陈迹,且为醉金杯”,表达了作者放下过去,珍惜眼前的积极态度。

这首词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人生的感悟,也有对友情的珍视,读来令人感动。词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增加了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全词意境开阔,格调高雅,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李纲[宋代]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3286351fdbfdeb4945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