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艾性夫的诗>宿洪岩寺>

宿洪岩寺,艾性夫宿洪岩寺全诗,艾性夫宿洪岩寺古诗,宿洪岩寺翻译,宿洪岩寺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艾性夫

形枯面冷住山人,仿佛钱塘老惠勤。
寺窭不充黄粟饭,佛寒添绣碧苔纹。
秋声茅屋三间雨,野色松岩几树云。
嚼菜薰香清语久,一灯明来夜将分。

宿洪岩寺译文

形容枯槁、面容清冷的我,像个隐居山中的老僧,又仿佛是钱塘的惠勤老和尚。寺庙破败简陋,连黄米饭都难以供给,佛像因寒冷而生出碧绿的苔藓,像是披上了刺绣。秋雨敲打着茅屋,发出阵阵声响,山野景色中,松树和岩石掩映在几树白云间。我们一边嚼着蔬菜,一边点燃熏香,清谈许久,一灯如豆,照亮着这即将过去的夜晚。

宿洪岩寺注释

  • 形枯面冷: 形容身体枯瘦,面容清冷。
  • 住山人: 居住在山中的人,指诗人自己。
  • 钱塘老惠勤: 钱塘,指杭州。惠勤,宋代高僧,隐居西湖葛岭,以苦修著称。诗人自比惠勤,表达自己清苦的生活。
  • 窭 (jù): 贫穷,简陋。
  • 黄粟饭: 黄米饭,古代贫苦人家常吃的食物。
  • 绣碧苔纹: 指佛像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像刺绣的花纹。
  • 茅屋三间: 指简陋的茅草屋。
  • 薰香: 焚烧的香。
  • 清语: 清谈,指谈论清雅之事。

宿洪岩寺讲解

这首诗是艾性夫夜宿洪岩寺时所作,描写了寺庙的清贫和自己在寺中的感受。

首联以自况起笔,将自己比作隐居山中的老僧,又以钱塘惠勤自比,暗示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颔联描写寺庙的破败景象,黄米饭都难以供给,佛像也因寒冷而生出苔藓,更显其萧条。颈联描写寺庙周围的秋景,秋雨、茅屋、松树、岩石、白云,构成了一幅清幽淡雅的山水画。尾联描写夜宿寺庙的情景,与僧人一同嚼菜薰香,清谈许久,直至深夜。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幽淡远,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诗中多处运用典故,如“钱塘老惠勤”,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通过对寺庙环境和夜宿情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艾性夫[宋代]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944e5b2122b5d46b455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