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白朴的诗>沁园春 保宁佛殿即凤凰台,太白留题在焉。>

沁园春 保宁佛殿即凤凰台,太白留题在焉。,白朴沁园春 保宁佛殿即凤凰台,太白留题在焉。全诗,白朴沁园春 保宁佛殿即凤凰台,太白留题在焉。古诗,沁园春 保宁佛殿即凤凰台,太白留题在焉。翻译,沁园春 保宁佛殿即凤凰台,太白留题在焉。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元代] 白朴

刻御书王荆公赠僧诗云,纷纷扰扰十年间,世事何常不强颜,亦欲心如秋水静,应须身似岭云间。
意者当时南北扰攘,国家荡析,磨盾鞍马间,有经营之志,百未一遂,此诗若有深契于心者以自况。
予暇日来游,因演太白荆公诗意,亦犹稼轩水龙吟用李延年淳于髡语也。
我望山形,虎踞龙盘,壮哉建康。
忆黄旗紫盖,中兴东晋,雕兰玉砌,下逮南唐。
步步金莲,朝朝琼树,宫殿吴时花草香。
今何日,尚寺留萧姓,人做梅妆。
长江。
不管兴亡。
谩流尽、英雄泪万行。
问乌衣旧宅,谁家作主,白头老子,今日还乡。
吊古愁浓,题诗人去,寂寞高楼无凤凰。
斜阳外,正渔舟唱晚,一片鸣榔。

沁园春 保宁佛殿即凤凰台,太白留题在焉。译文

(佛殿即是当年的凤凰台,李白曾在此留下诗篇。)殿壁上刻着宋徽宗的御书和王安石赠与僧人的诗句:“纷纷扰扰这十年,世事哪有不变迁?也想心如秋水般平静,就该身似山间云舒卷。”

想来当时正值南北战乱,国家动荡离析,在磨盾练兵、鞍马征战之际,王安石怀有经世济民的志向,可惜未能一一实现,这首诗仿佛是他内心深切的写照,用以自我抒怀。我今日闲暇来此游览,于是借用李白和王安石的诗意,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就像辛弃疾的《水龙吟》词中引用李延年和淳于髡的典故一样。

我眺望山势,犹如猛虎盘踞,蛟龙环绕,建康(今南京)真是雄壮非凡啊!追忆当年孙吴的黄旗紫盖,东晋的中兴,以及雕梁画栋的宫殿,一直到南唐的覆灭。南唐后主的步步金莲,宫中的朝朝琼树,吴国时期的宫殿里花草依旧飘香。如今是什么时代了呢?只有寺庙里还留下萧氏的痕迹,百姓们还仿效梅妃的妆容。

长江依旧奔流,它才不会管人世间的兴衰存亡。只是白白地流淌着,似乎要流尽英雄们无尽的眼泪。我打听当年乌衣巷的旧址,如今是谁家做主?那些白发老翁,今日又回到故乡。凭吊古迹,愁绪满怀,题诗的人已经离去,寂寞的高楼上再也见不到凤凰。夕阳西下,传来渔舟晚唱,一片敲击船舷的声音。

沁园春 保宁佛殿即凤凰台,太白留题在焉。注释

  • 沁园春: 词牌名。
  • 保宁佛殿即凤凰台,太白留题在焉: 说明写作地点和缘起。保宁佛殿,即凤凰台。太白,指李白,曾在此留下诗篇。
  • 御书王荆公赠僧诗: 指宋徽宗的御笔和王安石(字荆公)赠送给僧人的诗。
  • 纷纷扰扰十年间,世事何常不强颜,亦欲心如秋水静,应须身似岭云间: 引用王安石赠僧诗句。大意是:十年间世事纷扰,世事变化无常令人强颜欢笑。想要心境像秋水般平静,就应该像山间的云那样自由自在。
  • 意者当时南北扰攘,国家荡析: 指王安石写这首诗的背景,当时正值南北战乱,国家动荡离析。
  • 磨盾鞍马间,有经营之志,百未一遂: 形容王安石在战乱中仍有经世济民的抱负,但未能实现。磨盾、鞍马,指战事。经营,指治理国家。
  • 此诗若有深契于心者以自况: 王安石的这首诗,仿佛是他内心深切的写照,用以自我抒怀。契,合。自况,自我比拟。
  • 予暇日来游,因演太白荆公诗意,亦犹稼轩水龙吟用李延年淳于髡语也: 作者表明自己写作的意图,是借用李白和王安石的诗意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就像辛弃疾在《水龙吟》词中引用李延年和淳于髡的典故一样。演,引申,发挥。稼轩,辛弃疾的号。
  • 我望山形,虎踞龙盘,壮哉建康: 形容建康(今南京)山势雄壮。虎踞龙盘,形容地势险要,气势雄伟。
  • 忆黄旗紫盖,中兴东晋,雕兰玉砌,下逮南唐: 回忆建康的历史,从孙吴、东晋到南唐。黄旗紫盖,指孙吴。中兴东晋,指东晋在建康建立政权。雕兰玉砌,形容宫殿的华丽。下逮,直至。
  • 步步金莲,朝朝琼树,宫殿吴时花草香: 形容南唐后主的奢靡生活和宫殿的荒废。步步金莲,指南唐后主李煜的妃子窅娘用金莲花装饰地面。朝朝琼树,指宫中用玉石装饰的树木。
  • 今何日,尚寺留萧姓,人做梅妆: 感叹今昔变化,只有寺庙里还留下萧氏(南朝梁的皇族)的痕迹,百姓们还仿效梅妃的妆容。萧姓,指南朝梁的皇族。梅妆,指唐玄宗的梅妃的妆容。
  • 长江。不管兴亡。谩流尽、英雄泪万行: 长江依旧奔流,它才不会管人世间的兴衰存亡。只是白白地流淌着,似乎要流尽英雄们无尽的眼泪。谩,徒然,白白地。
  • 问乌衣旧宅,谁家作主,白头老子,今日还乡: 打听当年乌衣巷的旧址,如今是谁家做主?那些白发老翁,今日又回到故乡。乌衣旧宅,指东晋王谢等豪门贵族的住宅。
  • 吊古愁浓,题诗人去,寂寞高楼无凤凰: 凭吊古迹,愁绪满怀,题诗的人已经离去,寂寞的高楼上再也见不到凤凰。吊古,凭吊古迹。
  • 斜阳外,正渔舟唱晚,一片鸣榔: 夕阳西下,传来渔舟晚唱,一片敲击船舷的声音。鸣榔,渔船敲击船舷的声音。

沁园春 保宁佛殿即凤凰台,太白留题在焉。讲解

这首词是白朴游览南京凤凰台时所作。词中,作者通过对凤凰台的历史变迁的追忆,抒发了对国家兴亡、世事无常的感慨。

词的上阕,作者首先点明了写作地点和缘起,然后引用王安石的诗句,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接着,作者回忆了建康的历史,从孙吴、东晋到南唐,展现了这座城市的辉煌和衰落。

词的下阕,作者将视线转向现实,感叹今昔变化,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最后,作者以夕阳西下、渔舟晚唱的景象收尾,营造了一种寂寞、凄凉的氛围,更突显了作者的愁绪。

这首词的艺术特点主要有:

  1. 用典丰富: 词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如黄旗紫盖、步步金莲、乌衣旧宅等,增强了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2. 语言精炼: 词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如“虎踞龙盘,壮哉建康”、“谩流尽、英雄泪万行”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 情景交融: 词中将历史的回忆和现实的景象相结合,营造了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更突显了作者的愁绪。
  4. 化用前人诗意: 词中化用了李白和王安石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悟。

总而言之,这首词是一首感怀历史、抒发愁绪的佳作,体现了白朴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白朴[元代]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8f87aa1345ac9b1827f8.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