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白朴的诗>沁园春 夜梦,就树摘桃啖之,于中一枚甘苦>

沁园春 夜梦,就树摘桃啖之,于中一枚甘苦,白朴沁园春 夜梦,就树摘桃啖之,于中一枚甘苦全诗,白朴沁园春 夜梦,就树摘桃啖之,于中一枚甘苦古诗,沁园春 夜梦,就树摘桃啖之,于中一枚甘苦翻译,沁园春 夜梦,就树摘桃啖之,于中一枚甘苦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元代] 白朴

渺渺吟怀,望佳人兮,在天一方。
问鲲鹏九万,扶摇何力,蜗牛两角,蛮触谁强。
华表鹤来,铜盘人去,白日青天梦一场。
俄然觉,正醯鸡舞瓮,野马飞窗。
徜徉。
玩世何妨。
更谁道、狂时不得狂。
羡东方臣朔,从容帝所,西真阿母,唤作儿郎。
一笑人间,三游海上,毕竟仙家日月长。
相随去,想蟠桃熟后,也许偷尝。

沁园春 夜梦,就树摘桃啖之,于中一枚甘苦译文

心中渺茫地怀着吟咏的情怀,遥望那美丽的佳人啊,却远在天边的一方。试问那鲲鹏凭借着九万里的上升气流,需要怎样的力量才能飞翔?蜗牛的两只角上争斗的国家,究竟谁更强大?华表上的仙鹤已经归来,铜盘上的仙人也已经离去,白日青天之下,人生不过是一场梦幻。忽然醒来,正像醯鸡在瓮中舞蹈,野马般的尘埃在窗前飞扬。

四处漫游,玩世不恭又有什么妨碍?更有什么人会说,狂放的时候不能尽情狂放呢?羡慕东方朔那样的大臣,在皇宫里从容不迫,羡慕西王母这样的神仙,把天子也当作自己的儿郎。

一笑置之这人间的是非,曾经三次漫游于海上,毕竟神仙的岁月才是长久啊。跟随仙人而去吧,想象着蟠桃成熟之后,也许可以偷偷地品尝。

沁园春 夜梦,就树摘桃啖之,于中一枚甘苦注释

  • 沁园春:词牌名。
  • 渺渺:形容心绪茫然。
  • 吟怀:吟咏的情怀。
  • 佳人:这里指美好的事物或理想。
  • 鲲鹏:古代传说中的大鸟,比喻远大的志向。
  • 九万:形容极高极远。
  • 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 蜗牛两角:指蜗牛角上的争斗,比喻微小的争端。
  • 蛮触:指古代的蛮国和触国,典出《庄子·则阳》,比喻为争夺微利而发生的战争。
  • 华表鹤来:传说中的华表顶端有仙鹤,比喻仙人归来。
  • 铜盘人去:汉武帝在铜盘上接仙人的故事,比喻仙人离去。
  • 醯鸡:即醋瓮中的小虫,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 野马:春天田野中浮动的雾气,比喻虚幻的事物。
  • 玩世:玩弄世事,指对世事采取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
  • 东方臣朔:指汉武帝时的东方朔,以滑稽多智著称。
  • 帝所:皇宫。
  • 西真阿母:指西王母,传说中的女神。
  • 三游海上:传说中的仙人经常在海上游玩。
  • 蟠桃:传说中西王母所种的仙桃,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沁园春 夜梦,就树摘桃啖之,于中一枚甘苦讲解

这首词是白朴梦中摘桃而引发的感慨之作。词人通过描写梦境,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仙道的向往。

上阕描写梦境的虚幻和人生的短暂。词人先是抒发了自己渺茫的思绪,遥望那远在天边的美好事物。然后,词人以鲲鹏、蜗牛等意象,对比了人生的渺小和争斗的无谓。最后,词人感叹人生如梦,转眼即逝。

下阕表达了词人对仙道的向往和对人生的超脱。词人羡慕东方朔和西王母的自由自在,认为人应该玩世不恭,尽情狂放。词人还向往神仙的生活,希望能够跟随仙人而去,品尝那长生不老的蟠桃。

全词语言流畅自然,意象丰富生动,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的渴望。词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嘲讽,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体现了词人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

白朴[元代]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64989d278d0b4570afa.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