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纲的诗>雨霖铃(明皇幸西蜀)>

雨霖铃(明皇幸西蜀),李纲雨霖铃(明皇幸西蜀)全诗,李纲雨霖铃(明皇幸西蜀)古诗,雨霖铃(明皇幸西蜀)翻译,雨霖铃(明皇幸西蜀)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纲

蛾眉修绿。
正君王恩宠,曼舞丝竹。
华清赐浴瑶甃,五家会处,花盈山谷。
百里遗簪堕珥,尽宝钿珠玉。
听突骑、鼙鼓声喧,寂寞霓裳羽衣曲。
金舆远幸匆匆速。
奈六军不发人争目。
明眸皓齿难恋,肠断处、绣囊犹馥。
剑阁峥嵘,何况铃声,带雨相续。
谩留与、千古伤神,尽入生绡幅。

雨霖铃(明皇幸西蜀)译文

美丽的女子精心修饰着如画的眉毛。正值君王恩宠优渥之时,她们伴着悠扬的丝竹之声翩翩起舞。华清宫中,皇帝赐浴于精美的瑶池,五家之人汇聚于此,山谷间繁花盛开。方圆百里之内,遗落着无数精美的头簪耳环,到处都是宝钿和珠玉。忽然间,听到了骑兵急促的战鼓声,曾经热闹非凡的《霓裳羽衣曲》也变得寂寞起来。

皇帝的金辇匆匆忙忙地向远处逃离。无奈禁军将士不肯前进一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美丽的容颜难以留恋,令人肝肠寸断,只有绣囊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剑阁地势险峻,山路崎岖,更何况那凄凉的铃声,伴随着雨水连绵不断。徒留给后人千古伤感,都被画入这丝绢画卷之中。

雨霖铃(明皇幸西蜀)注释

  • 雨霖铃:词牌名。
  • 明皇:指唐玄宗李隆基。
  • 幸:皇帝到某地。
  • 西蜀:指四川一带。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往四川。
  • 蛾眉:指美丽的女子,也代指杨贵妃。
  • 修绿:精心描画。
  • 君王:指唐玄宗。
  • 曼舞丝竹:形容歌舞的美妙。
  • 华清:指华清宫,唐玄宗的行宫。
  • 瑶甃(zhòu):精美的砌砖,这里指华清宫的浴池。
  • 五家:指杨贵妃的五个兄姐,因得势皆封官爵。
  • 遗簪堕珥:遗失的头簪和掉落的耳环,形容仓皇逃难的情景。
  • 宝钿(diàn):镶嵌珠宝的首饰。
  • 突骑:快速的骑兵。
  • 鼙(pí)鼓:一种小鼓,常用于军中。
  • 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的宫廷乐舞。
  • 金舆(yú):皇帝乘坐的车驾。
  • 六军:指禁卫军。
  • 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形容美人的容貌。
  • 绣囊:绣花的香囊。
  • 剑阁:四川剑阁山,地势险要。
  • 铃声:指马铎上的铃声,也象征着逃亡的凄凉。
  • 谩(màn)留与:徒然留下。
  • 生绡(xiāo)幅:指丝绢画卷。

雨霖铃(明皇幸西蜀)讲解

这首词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描写了唐玄宗逃亡四川途中的情景,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和对时局动荡的感慨。

词的上阕描绘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沉迷于享乐,宠幸杨贵妃,在华清宫歌舞升平的景象。其中“蛾眉修绿”、“曼舞丝竹”、“花盈山谷”等词语,极力渲染了当时的奢靡气氛。然而,突如其来的“鼙鼓声喧”打破了这虚假的繁荣,预示着灾难的降临。

下阕则描写了逃亡途中的景象。唐玄宗被迫离开长安,仓皇逃往四川。“六军不发”一句,暗示了马嵬坡兵变的发生,杨贵妃被逼自缢。词人通过“明眸皓齿难恋”、“肠断处、绣囊犹馥”等细节描写,表达了对杨贵妃香消玉殒的惋惜之情。最后,词人以“剑阁峥嵘,何况铃声,带雨相续”一句,将逃亡的凄凉气氛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国运衰败的深切忧虑。

整首词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李纲[宋代]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598ba69725ad9aeed34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