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黎民表的诗>遇张元春>

遇张元春,黎民表遇张元春全诗,黎民表遇张元春古诗,遇张元春翻译,遇张元春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 黎民表

狭斜日暮红尘里,扬鞭识是张公子。
春风大道控骅骝,明月西园醉桃李。
琅玕玉树媚容姿,步上黄金未足奇。
诸生解作东山咏,才子邀吟辋口诗。
长裾懒作侯门客,挂帆归访专诸宅。
淋漓青壁满题名,牛衣胜卧长安陌。

遇张元春译文

夕阳西下,在布满尘土的小路上,我认出挥鞭策马的人是张元春公子。春风得意,他在宽阔的大道上驾驭着骏马,像明月下的西园一样,沉醉于桃李的美景中。

他有着如琅玕玉树般美好的容貌和姿态,走上高位对他来说并不稀奇。同来的学子们吟唱着谢安隐居东山的诗句,才子们争相邀请他吟咏王维辋川的诗篇。

他厌倦了穿着官服做侯门贵客,想要扬帆归去,寻访专诸的故居。专诸宅的青色墙壁上,到处都是淋漓的题字,即使穿着破旧的牛衣,也胜过在长安街头流浪。

遇张元春注释

  • 狭斜: 狭窄倾斜的小路。
  • 红尘: 指繁华喧嚣的世俗生活。
  • 张公子: 指张元春,作者的朋友。
  • 骅骝: 赤色的骏马。
  • 琅玕(láng gān): 美玉名。
  • 玉树: 形容人的姿态美好。
  • 黄金: 指高位,富贵。
  • 诸生: 指读书人,学子。
  • 东山咏: 指谢安隐居东山的故事,谢安曾隐居东山,后出仕为官。
  • 辋口诗: 指王维辋川的诗篇,王维曾在辋川隐居。
  • 长裾: 指官服。
  • 侯门: 指显贵人家。
  • 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的刺客,以刺杀吴王僚而闻名。
  • 淋漓: 湿淋淋的样子,形容题字很多。
  • 牛衣: 穷人穿的用乱麻编织的御寒衣服。
  • 长安陌: 长安的街道,指繁华的都市。

遇张元春讲解

这首诗是作者黎民表赠给朋友张元春的。诗中既赞美了张元春的才华和容貌,也表达了对朋友不慕名利、向往隐逸生活的理解和支持。

  • 前四句 描绘了张元春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形象。作者在尘土飞扬的小路上认出了骑着骏马的张元春,用“春风大道”、“明月西园醉桃李”等意象,烘托出张元春的得意之情和美好的前程。
  • 中间四句 进一步赞美了张元春的才华和声望。他拥有美好的容貌和姿态,受到学子们的推崇,才子们争相邀请他吟诗作赋,这些都显示出他在当时社会上的影响力。
  • 最后四句 表达了作者对张元春隐逸思想的理解和支持。作者认为张元春厌倦了官场生活,想要归隐田园,即使过着贫困的生活,也胜过在长安街头追逐名利。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象生动,既有对朋友的赞美,也有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如谢安隐居东山、王维辋川、专诸刺王僚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498b3eb30c51235b69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