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辰翁的诗>青玉案(暮春旅怀)>

青玉案(暮春旅怀),刘辰翁青玉案(暮春旅怀)全诗,刘辰翁青玉案(暮春旅怀)古诗,青玉案(暮春旅怀)翻译,青玉案(暮春旅怀)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辰翁

无肠可断听花雨。
沈沈已是三更许。
如此残红那得住。
一春情绪。
半生羁旅。
寂寞空山语。
霖铃不是相思阻。
四十平分犹过五。
渐远不知何杜宇。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人在江南路。

青玉案(暮春旅怀)译文

我百感交集,几乎要断肠,只能听着这落花如雨般的声音。深夜沉沉,已是三更时分。如此飘零的残花,又怎能久留枝头呢?这凋零的落花,一如我这漂泊的身躯啊。这满怀的春愁,恰似我半生的羁旅行程。在这寂寞空山中,我独自低语。淅沥的春雨啊,你并不是阻隔相思的屏障。我已经四十五岁了,青春年华已经逝去。渐渐地,我连杜鹃的啼鸣都听不真切了。不如归去吧,不如归去吧!我此刻正身处江南的归乡之路。

青玉案(暮春旅怀)注释

  • 青玉案:词牌名。
  • 无肠可断听花雨:极言伤感,几乎要断肠。花雨,形容落花如雨。
  • 沈沈:形容深夜的宁静。
  • 三更许:大约三更时分。
  • 如此残红那得住:残红,凋残的花朵。那得住,怎能停留。
  • 一春情绪:整个春天的愁绪。
  • 半生羁旅:半生的漂泊生涯。
  • 寂寞空山语:在寂寞空山中独自低语。
  • 霖铃:形容雨声。
  • 不是相思阻:不是阻碍相思之情。
  • 四十平分犹过五:指四十五岁。平分,一半。
  • 何杜宇:即杜鹃。
  • 不如归去:不如回去,表达归乡之意。
  • 人在江南路:身在归乡的江南路上。

青玉案(暮春旅怀)讲解

这首词是刘辰翁暮春时节,漂泊在外思乡之作。上阕描写暮春景色和羁旅行程。词人于深夜听到落花如雨,倍感伤怀,感叹残花难留,也自伤身世飘零。一个“听”字,将词人百无聊赖、愁绪满怀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春情绪,半生羁旅”则概括了词人漂泊半生的愁苦和对家乡的思念。下阕抒发思乡之情。词人感受到时光流逝,年华老去,连杜鹃的叫声都听不真切,更加深了归乡之意。“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迫切的归乡之情。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词人漂泊在外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读来令人动容。

刘辰翁[宋代]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bd645b5de0e1c58d9d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