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辰翁的诗>念奴娇(酬王城山)>

念奴娇(酬王城山),刘辰翁念奴娇(酬王城山)全诗,刘辰翁念奴娇(酬王城山)古诗,念奴娇(酬王城山)翻译,念奴娇(酬王城山)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辰翁

两丸日月,细看来、也是樊笼中物。
点点山河经过了,拔帜几番残壁。
白是沙堤,苍然吴楚,一片成毡雪。
此时把酒,旧词还是坡杰。
歌罢公瑾当年,天长地久,柳与梅都发。
几许闲愁斜照里,掌上沤生沤灭。
沧海桑枯,东陵瓜远,总不关渠发。
簪花起舞,可怜今夕无月。

念奴娇(酬王城山)译文

两颗如同弹丸的日月,仔细看来,也不过是樊笼中的事物。走过这片点点山河,多少次在残破的城墙边经历了拔旗易帜的战乱。白茫茫的是沙洲,苍茫的是吴楚大地,放眼望去,一片白雪像是铺展开的毛毡。此时此刻,举杯饮酒,吟唱的还是苏轼那一代豪杰的词作。歌罢当年周瑜的英雄事迹,感叹天长地久,柳树和梅花都已绽放。这斜阳映照下的无限闲愁,就像掌心里的水泡一样,一生一灭,转瞬即逝。沧海变为桑田,东陵种瓜的邵平早已远去,这一切都与他们无关了。那就簪花起舞吧,可惜今晚没有明月。

念奴娇(酬王城山)注释

  • 念奴娇:词牌名。
  • 酬:酬答,酬和。
  • 王城山:指作者友人所居之处。
  • 两丸日月:形容时间飞逝,日月如梭。丸,小球。
  • 樊笼:比喻束缚人的名利地位。
  • 点点山河:指零星散落的山河,形容国家破碎。
  • 拔帜:比喻攻取敌方阵地,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
  • 沙堤:沙洲。
  • 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 毡雪:像毛毡一样厚实的积雪。
  • 坡杰:指苏轼等豪放派词人。
  • 公瑾:即周瑜,字公瑾,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 沤(ōu):水泡。
  • 沧海桑枯:沧海变为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 东陵瓜远:指秦朝东陵侯邵平在秦亡后于东陵种瓜的典故,比喻隐逸。
  • 渠:他,指邵平。
  • 簪花:头上戴花。

念奴娇(酬王城山)讲解

这首《念奴娇·酬王城山》是刘辰翁酬答友人王城山之作。词的上阕抒发了对时局动荡、国破家亡的感慨。作者感叹日月如梭,却也逃脱不了世事的樊笼;目睹山河破碎,经历战乱频繁,白雪覆盖下的吴楚大地更显苍凉。然而,作者并未沉溺于悲伤,而是选择举杯饮酒,吟唱豪放派词作,借古抒怀,表达对英雄人物的仰慕。

下阕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斜阳映照下的闲愁,如同掌心里的水泡,转瞬即逝。世事变迁,英雄隐退,一切都与他们无关了。最后,作者以“簪花起舞,可怜今夕无月”作结,表达了一种即使身处乱世,也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及时行乐的情怀。整首词沉郁顿挫,既有对时局的忧虑,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复杂的情感。词中运用了多个典故,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也更显其沉郁苍凉的意境。

刘辰翁[宋代]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c588f81f9b35a474e3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