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筠的诗>清风十韵>

清风十韵,刘筠清风十韵全诗,刘筠清风十韵古诗,清风十韵翻译,清风十韵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筠

阊阖重门启,飞帘别馆深。
歊蒸全已却,雅兴可能任。
云起汾河咏,旌摇楚国心。
过箫添爽籁,拂野荡层阴。
夕劲淮阳桂,晨凄越鄂衾。
登高从落帽,安寝任吹襟。
珠网疏难掩,铜铸冷易侵。
急翻池上叶,遥送月前砧。
舞袖更回态,歌梁极绪音。
最怜鵰鹗意,瞬息度千岑。

清风十韵译文

皇宫高大的门缓缓开启,挂着飞帘的别馆显得格外幽深。 暑热潮湿已经完全消散,高雅的兴致可以尽情抒发。 如同云彩在汾河边升腾而赋诗,又像旌旗摇动,心怀楚国。 清风经过洞箫,增添了清爽的音韵,拂过原野,荡涤了层层阴霾。 傍晚的凉风带着淮阳桂花的香气,清晨的寒意让人感到越地被子的寒冷。 像孟嘉一样在龙山登高不怕帽子被吹落,可以安稳地入睡,任凭清风吹拂衣襟。 稀疏的珠网难以遮掩凉意,铜制的器物容易被寒冷侵袭。 急促的风吹动池塘上的树叶翻转,遥远地传来月光下捣衣的声音。 舞女的衣袖更加婀娜多姿,歌声的旋律也达到了情感的顶点。 最让人怜爱的是雄鹰的意气,转瞬间就能飞越千重山峰。

清风十韵注释

  • 阊阖:天门,皇宫的大门。
  • 重门:多重门。
  • 飞帘:悬挂的帘子,可以飞动。
  • 别馆:宫廷中供帝王游憩的馆舍。
  • 歊蒸:暑热潮湿。
  • :消退,消失。
  • 雅兴:高雅的兴致。
  • :听凭,任凭。
  • 汾河:河流名,在山西省中部。
  • 云起汾河咏:指如云升腾般在汾河边赋诗。
  • :古代一种旗帜。
  • 楚国心:指心怀楚国。
  • 过箫添爽籁:清风经过洞箫,增添了清爽的音韵。
  • 爽籁:清爽的音韵。籁,古代一种管乐器。
  • 拂野荡层阴:拂过原野,荡涤了层层阴霾。
  • 淮阳桂:淮阳所产的桂花。
  • 越鄂衾:越地(浙江一带)和鄂地(湖北一带)的被子。形容寒冷。
  • 登高从落帽:指晋朝孟嘉于九月九日在龙山登高,帽子被风吹落的故事。
  • 安寝任吹襟:可以安稳地入睡,任凭清风吹拂衣襟。
  • 珠网:蜘蛛网。
  • 铜铸:铜制的器物。
  • :捣衣石。古代妇女在砧上用棒槌捣平衣物。
  • 舞袖更回态:舞女的衣袖更加婀娜多姿。
  • 歌梁极绪音:歌声的旋律也达到了情感的顶点。
  • 鵰鹗:两种凶猛的鸟,比喻有远大志向的人。
  • :小而高的山。

清风十韵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清风带来的凉爽和舒适,以及诗人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

首联写景,点明环境:皇宫别馆,高门深院,暗示了诗人身处高位。

颔联写清风驱散暑热,使人心情舒畅,可以尽情抒发高雅的兴致。

颈联继续描写清风带来的景象:清风经过洞箫,增添了清爽的音韵,拂过原野,荡涤了层层阴霾。傍晚的凉风带着淮阳桂花的香气,清晨的寒意让人感到越地被子的寒冷。

中间四句化用典故,既写景又抒情。孟嘉落帽,表达了诗人放达不羁的情怀;安寝任吹襟,则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珠网和铜铸,则表现了秋日的寒意。

末尾四句,急促的风吹动池塘上的树叶翻转,遥远地传来月光下捣衣的声音。舞女的衣袖更加婀娜多姿,歌声的旋律也达到了情感的顶点。诗人由景及人,写出了秋日里人们的生活情态,也暗示了太平盛世的景象。最后两句,诗人以鵰鹗自比,表达了自己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清新,既有写景的细腻,又有抒情的豪迈,充分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水平。

刘筠[宋代]

(971—1031)宋大名人,字子仪。真宗咸平元年进士。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真宗、仁宗两朝,屡知制诰及知贡举,预修国史。尝拒草丁谓复相位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终知庐州。工诗,与杨亿时号“杨刘”。与杨亿、钱惟演等合编《西昆酬唱集》,后世称“西昆体”。有《刑法叙略》、《册府应言》、《玉堂集》等。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b41cee3c8b06a0875b2.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