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议举子,有类候虫鸣。
退之讥诗人,谓作苍蝇声。
制策直而核,聊句新且清。
自作复自讥,持论终未平。
无人解此意,起我怀古情。
大家都搜:
次善卿杂诗译文
苏轼议论科举考试的举子,就像夏天应时而生的虫子鸣叫一般。韩愈讥讽诗人,说他们的作品如同苍蝇嗡嗡叫。我写应制对策力求直率而精要,创作诗句则追求清新自然。自己创作又自己嘲讽,最终也没能得出公允的结论。没有人理解我这种矛盾的心情,这引发了我怀古之情。
次善卿杂诗注释
次善卿杂诗讲解
这首诗是陆文圭次韵和友人善卿的杂诗。诗人借苏轼和韩愈对举子和诗人的评价,表达了自己对科举制度和诗歌创作的看法,以及内心的矛盾和怀古之情。
诗的前四句引用了苏轼和韩愈的观点。苏轼认为科举考试的举子就像夏天应时而生的虫子一样,数量众多,但缺乏真才实学。韩愈则认为诗人的作品如同苍蝇嗡嗡叫,华而不实。诗人引用这两位文学大家的观点,意在表明自己对当时科举制度和诗歌创作的不满。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策论和诗歌创作的态度。他认为策论应该直率而精要,诗歌则应该清新自然。这反映了诗人对文章和诗歌的不同要求,也体现了他追求务实和自然的创作理念。
“自作复自讥,持论终未平”两句是诗歌的核心。诗人一方面努力创作,一方面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批判,最终也没能得出公允的结论。这表明诗人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困惑。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无人理解自己这种矛盾心情的孤独感,以及由此引发的怀古之情。诗人希望能够得到理解和共鸣,但现实却让他感到失望,只能寄情于古代贤士,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精炼,意蕴深刻,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创作的思考,也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怀古之情。全诗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6bcde3004709d563e95.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