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洞的诗>曲江渔父>

曲江渔父,李洞曲江渔父全诗,李洞曲江渔父古诗,曲江渔父翻译,曲江渔父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洞

儿孙闲弄雪霜髯,浪飐南山影入檐。
卧稳篷舟龟作枕,病来茅舍网为帘。
值春游子怜莼滑,通蜀行人说鲙甜。
数尺寒丝一竿竹,岂知浮世有猜嫌。

曲江渔父译文

渔父的儿孙们悠闲地玩弄着雪白的胡须,波浪摇动,南山的影子倒映在屋檐下。他安稳地睡在船篷里,把乌龟当作枕头,生病时就用渔网当帘子遮风。春天出游的客人喜爱莼菜的嫩滑,去往蜀地的行人称赞鱼脍的鲜甜。他只有几尺长的钓丝和一根竹竿,哪里知道世间的猜疑和嫌隙呢?

曲江渔父注释

  • 曲江: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
  • 渔父:以打鱼为生的老人。
  • 雪霜髯:形容胡须雪白。
  • 飐(zhǎn):摇动。
  • 篷舟:有篷的小船。
  • 莼(chún)滑:指莼菜嫩滑。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叶子可以食用。
  • 鲙(kuài)甜:指鱼脍鲜甜。鱼脍是古代的一种生鱼片。
  • 寒丝:指钓鱼线。
  • 猜嫌:猜疑,嫌隙。

曲江渔父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活在曲江的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首联写渔父的家庭生活,儿孙绕膝,其乐融融。“闲弄雪霜髯”一句,生动地表现了渔父的闲适和长寿。次句写渔父所居的环境,南山倒影,波光粼粼,环境优美。

颔联写渔父的生活方式,以船为家,以龟为枕,以网为帘,生活简朴而随意。

颈联写外人对渔父生活方式的羡慕,游子喜欢莼菜的嫩滑,行人称赞鱼脍的鲜甜,都从侧面烘托了渔父生活的优越。

尾联点明主旨,渔父只有简单的钓具,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哪里知道世间的猜疑和嫌隙呢?表达了诗人对渔父生活的羡慕,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鄙视。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淡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渔父的生活看似清苦,实则充满了自由和乐趣,这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渔父的自由自在与世俗的纷扰复杂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渔父生活的优越性。

李洞[唐代]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174f50075d1f1c6906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