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洞的诗>秋日曲江书事>

秋日曲江书事,李洞秋日曲江书事全诗,李洞秋日曲江书事古诗,秋日曲江书事翻译,秋日曲江书事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洞

门摇枯苇影,落日共鸥归。
园近鹿来熟,江寒人到稀。
片云穿塔过,枯叶入城飞。
翻怕宾鸿至,无才动礼闱。

秋日曲江书事译文

柴门在秋风中摇曳,映着干枯芦苇的影子,夕阳西下,与鸥鸟一同归来。 园林靠近山野,鹿群也渐渐熟悉了这里的环境,江水寒冷,来往的人也变得稀少。 一片孤云穿过古塔飞逝,枯黄的落叶飘入城中。 我反而害怕大雁到来,因为自己没有才能,难以通过科举考试。

秋日曲江书事注释

  • 曲江:唐代长安城东南的著名风景区,有湖,有园林。
  • 书事:记事,描述所见所感。
  • 门摇枯苇影:柴门在秋风中摇曳,映着干枯芦苇的影子。
  • 落日共鸥归:夕阳西下,与鸥鸟一同归来。
  • 园近鹿来熟:园林靠近山野,鹿群也渐渐熟悉了这里的环境。
  • 江寒人到稀:江水寒冷,来往的人也变得稀少。
  • 片云穿塔过:一片孤云穿过古塔飞逝。
  • 枯叶入城飞:枯黄的落叶飘入城中。
  • 翻怕宾鸿至:反而害怕大雁到来。宾鸿,指大雁,古时常以鸿雁传书,也代指科举考试的捷报。
  • 无才动礼闱:因为自己没有才能,难以通过科举考试。礼闱,指礼部主持的科举考试。

秋日曲江书事讲解

这首诗是李洞在秋日游览曲江时所写,描写了萧瑟的秋景和诗人内心的忧虑。

首联描绘了秋日曲江的景象:柴门在秋风中摇曳,映着干枯芦苇的影子,夕阳西下,与鸥鸟一同归来,营造出一种萧条、冷落的氛围。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曲江的环境:园林靠近山野,鹿群也渐渐熟悉了这里的环境,江水寒冷,来往的人也变得稀少。表明诗人所处的环境是偏僻、幽静的。

颈联则从动态的角度描写了秋景:一片孤云穿过古塔飞逝,枯黄的落叶飘入城中。更显秋的萧瑟之意。

尾联转入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我反而害怕大雁到来,因为自己没有才能,难以通过科举考试。诗人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融入到秋景的描写中,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幽,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现实的失望。

李洞[唐代]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b9ae915b0c1dfe9cc5c0.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