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艾性夫的诗>庚寅二月朔积雪初霁过和山见雪深堂瑞香盛>

庚寅二月朔积雪初霁过和山见雪深堂瑞香盛,艾性夫庚寅二月朔积雪初霁过和山见雪深堂瑞香盛全诗,艾性夫庚寅二月朔积雪初霁过和山见雪深堂瑞香盛古诗,庚寅二月朔积雪初霁过和山见雪深堂瑞香盛翻译,庚寅二月朔积雪初霁过和山见雪深堂瑞香盛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艾性夫

烟雨庭前锦繖张,一般穠郁雪深堂。
偶扶晴日孤筇出,连挹春风两屋香。
供佛省烧苍柏子,薰书不藉绿芸囊。
冰霜尽厄芳心在,自与梅花是雁行。

庚寅二月朔积雪初霁过和山见雪深堂瑞香盛译文

烟雨过后,庭院前的瑞香花如锦绣伞盖般张开,雪后花朵更显浓郁,都在雪深的堂屋里。我偶尔拄着拐杖,沐浴着晴朗的阳光走出门外,春风吹来,两间屋子都充满了瑞香的香气。焚烧苍翠的柏树子来供佛,省去了熏书所需的芸香囊。即使经历冰霜的磨难,瑞香依然保持着芬芳的心性,它与梅花一样,都是不畏严寒的代表。

庚寅二月朔积雪初霁过和山见雪深堂瑞香盛注释

  • 庚寅二月朔:庚寅年二月初一。朔,农历每月初一。
  • 积雪初霁:积雪刚刚放晴。霁,雨雪停止。
  • 和山:山名。
  • 瑞香:一种常绿灌木,花香浓郁。
  • 锦繖(sǎn)张:形容瑞香花盛开如锦绣伞盖般张开。繖,伞。
  • 穠(nóng)郁:浓密,茂盛。
  • 孤筇(qióng):单独的竹杖。筇,竹杖。
  • 挹(yì):舀取,这里指吸取,闻。
  • 苍柏子:苍翠的柏树的种子,可燃烧,气味芳香,常用于祭祀。
  • 芸囊:装芸香的袋子,古人用来避蠹虫,保护书籍。芸,芸香,一种香草。
  • 厄:困苦,磨难。
  • 芳心:指花朵的芬芳和美好的心性。
  • 雁行:指同类,雁鸟飞行时常排成行列,故称。这里指与梅花一样,都是在寒冷环境中开放的花。

庚寅二月朔积雪初霁过和山见雪深堂瑞香盛讲解

这首诗是艾性夫在庚寅年二月初一雪后初晴时,经过和山所见瑞香盛开景象而作。诗人通过对瑞香花形态、香气和品格的描写,表达了对瑞香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寄托了自己不畏困境、坚守节操的情怀。

首联描绘了瑞香花盛开的景象。“烟雨庭前锦繖张,一般穠郁雪深堂”:烟雨过后,庭院前的瑞香花如同锦绣伞盖般张开,雪后更显其浓郁,花朵遍布雪深的堂屋,既写出了瑞香花盛开的景象,也点明了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地点。

颔联描写了诗人赏花的感受。“偶扶晴日孤筇出,连挹春风两屋香”:诗人拄着拐杖,沐浴着晴朗的阳光走出,春风吹来,两间屋子都充满了瑞香的香气,诗人以“扶”、“挹”等动词,表达了自己对瑞香的喜爱之情。

颈联描写了瑞香花的用途。“供佛省烧苍柏子,薰书不藉绿芸囊”:诗人写道,燃烧苍翠的柏树子来供佛,省去了熏书所需的芸香囊。瑞香不仅可以用来供佛,还可以起到驱虫的作用,可见其用途之广。

尾联则升华了瑞香花的品格。“冰霜尽厄芳心在,自与梅花是雁行”:诗人赞美瑞香花即使经历冰霜的磨难,依然保持着芬芳的心性,它与梅花一样,都是不畏严寒的代表。诗人将瑞香与梅花相提并论,表达了自己对瑞香花坚韧不拔品格的赞美,也寄托了自己不畏困境、坚守节操的情怀。 全诗语言清新流畅,描写生动形象,情感真挚自然,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艾性夫[宋代]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a95f94466974cbe3fc48.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