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洞的诗>送三藏归西天国>

送三藏归西天国,李洞送三藏归西天国全诗,李洞送三藏归西天国古诗,送三藏归西天国翻译,送三藏归西天国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洞

十万里程多少碛,沙中弹舌授降龙。
五天到日应头白,月落长安半夜钟。

送三藏归西天国译文

十万里的漫长路途,要经过多少荒凉的沙漠啊!三藏在沙漠中用佛法教化,降伏恶龙。 到达西天佛国的时候,想必已经头发花白了吧。当明月西沉,长安城传来半夜的钟声,你已远在万里之遥。

送三藏归西天国注释

  • 三藏:指唐玄奘,奉唐太宗之命前往西天(印度)取经,精通经、律、论三藏经典,故称三藏。
  • 西天国:指西方的佛国,即印度。
  • :指沙漠。
  • 弹舌:这里指诵经念咒的声音。
  • 授降龙:指用佛法教化,使恶龙降伏。龙在此处比喻妖魔或阻碍。
  • 五天:指古代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故称五天。
  • 到日:到达的时间。
  • 应头白:应该头发都白了,形容时间漫长,路途艰辛。
  • 长安:唐朝的都城,今陕西西安。
  • 半夜钟:指深夜的钟声。

送三藏归西天国讲解

这首诗是李洞送别唐玄奘西行取经之作。诗中描绘了玄奘西行路途的遥远和艰辛,以及诗人对玄奘的敬佩和惜别之情。

首联“十万里程多少碛,沙中弹舌授降龙” 概括了西行之路的艰难困苦。 “十万里程”极言路途之遥远,“多少碛”则点明环境之恶劣,沙漠茫茫,充满未知。 “弹舌授降龙”则刻画了玄奘大师的形象,他不仅要克服自然环境的挑战,还要以佛法降伏内心的魔障与外在的邪恶势力。诗人用“降龙”来比喻玄奘克服困难的决心和能力,也暗示了取经路上的各种挑战。

颔联“五天到日应头白,月落长安半夜钟” 表达了诗人对玄奘的担忧与祝福。 “五天到日应头白”想象玄奘到达西天时,已是满头白发,可见岁月之漫长,路途之艰辛。 “月落长安半夜钟”则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推向高潮,当长安城笼罩在月色下,半夜钟声响起时,玄奘已经远离故土,踏上了漫漫西行之路。诗人用“月落”和“半夜钟”来烘托离别的氛围,更显离愁别绪。

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玄奘西行取经的敬佩和祝愿,也流露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人通过对西行之路的艰辛和时间的漫长的描写,突出了玄奘的坚定信念和伟大精神。

李洞[唐代]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858dd099bb1ddc508afd.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