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白朴的诗>垂杨 壬子冬,薄游顺天,张侯毛氏之兄正卿>

垂杨 壬子冬,薄游顺天,张侯毛氏之兄正卿,白朴垂杨 壬子冬,薄游顺天,张侯毛氏之兄正卿全诗,白朴垂杨 壬子冬,薄游顺天,张侯毛氏之兄正卿古诗,垂杨 壬子冬,薄游顺天,张侯毛氏之兄正卿翻译,垂杨 壬子冬,薄游顺天,张侯毛氏之兄正卿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元代] 白朴

撰词一咏梅,以玉耳坠金环歌之,一送春,以垂扬歌之,词成,惠以罗绮四端。
夫人大名府人,能道古今,雅好客。
自言幼时,有老尼,年几八十,尝教以旧曲垂扬,音调至今了然,事与东坡补洞仙歌词相类。
中统建元,寿春榷场中,得南方词编,有垂扬三首,其一乃向所传者,然后知夫人真承平家世之旧也。
关山杜宇。
甚年年唤得,韶光归去。
怕上高城望远,烟水迷南浦。
卖花声动天街晓,总吹人、东风庭户。
正纱窗、浓睡觉来,惊翠蛾愁聚。
一夜狂风横雨。
恨西园、媚景匆匆难驻。
试把芳菲点检,莺燕浑无语。
玉纤空折梨花捻,对寒食、厌厌心绪。
问东君,落花谁是主。

垂杨 壬子冬,薄游顺天,张侯毛氏之兄正卿译文

关山之外,杜鹃鸟悲鸣,似乎年年都在呼唤那逝去的春光。我害怕登上高高的城墙眺望远方,因为那迷蒙的烟水会让我迷失在南浦。清晨,天街上卖花的声音喧闹,总能将人从东风吹拂的庭院带回现实。我正从纱窗边浓浓的睡意中醒来,却被这喧嚣惊扰,蹙起眉头,感到忧愁。

一夜狂风暴雨过后,我痛恨西园的美好景色如此匆匆消逝,难以留住。试着去盘点那些美好的花草,却发现莺燕也沉默不语。我只能用纤细的手指空自捻弄着梨花,在寒食节这天,感到厌倦和惆怅。我想要问问东君,这落花究竟是谁人主宰?

垂杨 壬子冬,薄游顺天,张侯毛氏之兄正卿注释

  • 垂杨:词牌名,又名《堤边柳》。
  • 壬子冬,薄游顺天:壬子年冬天,我(白朴)在顺天(今北京)小住。
  • 张侯毛氏之兄正卿:张侯的夫人毛氏的哥哥正卿。侯,指当时的官员。
  • 撰词一咏梅,以玉耳坠金环歌之,一送春,以垂扬歌之:我创作了一首咏梅词,用《玉耳坠金环》的曲调来演唱它;又创作了一首送春词,用《垂杨》的曲调来演唱它。
  • 罗绮四端:四匹丝绸。端,量词,用于绸缎布匹。
  • 大名府人:毛夫人是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人。
  • 中统建元:元朝中统元年(1260年)。
  • 寿春榷场:寿春(今安徽寿县)的榷场,是当时与南方进行贸易的场所。
  • 关山杜宇:关山,泛指边塞山川。杜宇,即杜鹃鸟,传说为古代蜀国国王杜宇死后所化,常在春季啼叫,声音凄厉,故常用来象征悲伤。
  • 韶光:美好的春光。
  • 南浦:古时送别之地。
  • 卖花声:词牌名。
  • 天街:京城的街道。
  • 翠蛾:用翠色画的蛾眉,形容女子美丽的眉毛。
  • 西园:指美好的园林景色。
  • 芳菲:指美好的花草。
  • 玉纤:指女子纤细白嫩的手。
  • 寒食:节日名,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旧俗禁火,只吃冷食。
  • 厌厌:形容心情不悦。
  • 东君:指春神。

垂杨 壬子冬,薄游顺天,张侯毛氏之兄正卿讲解

这首《垂杨》词是白朴应张侯毛氏之兄正卿之请而作,同时也是对毛夫人身世的一种追忆和感叹。词中描写了暮春时节的景象,抒发了对韶光易逝的伤感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上片从杜鹃啼叫写起,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诗人害怕登上高城,是因为他害怕看到烟水迷离的南浦,这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前途的迷茫。卖花声的喧闹更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下片描写了狂风暴雨后的景象,更增添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痛惜之情。莺燕无语,梨花空折,寒食节的冷清,都加深了诗人的厌倦和惆怅。最后,诗人发出了对落花归宿的疑问,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和对命运的追问。

整首词语言清丽,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思考。同时,词中也蕴含着对毛夫人身世的同情和对承平家世的追忆。

白朴[元代]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52554331112f082a308.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