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洞的诗>投献吏部张侍郎十韵>

投献吏部张侍郎十韵,李洞投献吏部张侍郎十韵全诗,李洞投献吏部张侍郎十韵古诗,投献吏部张侍郎十韵翻译,投献吏部张侍郎十韵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洞

苔染马蹄青,何曾似在城。
不于僧院宿,多傍御沟行。
隐岫侵巴叠,租田带渭平。
肩囊寻省寺,袖轴遍公卿。
梦入连涛郡,书来积雪营。
泪随边雁堕,魂逐夜蝉惊。
发愤巡江塔,无眠数县更。
玄都一病客,兴善几回莺。
贡艺披沙细,酬恩戴岳轻。
心期公子念,滴酒在雕楹。

投献吏部张侍郎十韵译文

马蹄踏过的青苔,绿意染染,让人感觉不像身处城中。我不在僧院借宿,常常沿着御沟行走。

隐约的山峦如同堆叠的巴山,租种的田地连接着平坦的渭水。我肩上背着书囊去拜访省寺,衣袖里藏着诗轴遍访公卿。

梦中进入连涛郡,书信来自积雪覆盖的军营。泪水随着边境的雁群坠落,魂魄伴着夜晚的蝉鸣惊悸。

我发愤地巡游江边的佛塔,彻夜难眠地走过好几个县城。我是玄都观中久病之人,兴善寺里几度听到莺啼。

我像披沙拣金一样仔细地呈献作品,像背负泰山一样沉重地报答恩情。我心中期盼您能垂念,即使只是一滴酒也能浇灌我的心田。

投献吏部张侍郎十韵注释

  • 投献:指向权贵呈献诗文,以求引荐或赏识。
  • 吏部张侍郎:指当时任吏部侍郎的官员,姓名待考。李洞有投献权贵的行为。
  • 十韵:指此诗为十韵诗,即二十句。
  • 苔染马蹄青:马蹄因踩在青苔上而染上绿色。
  • 御沟:皇宫或官署旁的排水沟。
  • 隐岫(xiù):隐约的山峰。
  • 巴叠:指巴山重叠。
  • 渭平:指渭水流域的平原。
  • 省寺:中央官署的寺院。
  • 袖轴:藏在袖子里的诗轴,指诗作。
  • 连涛郡:指水波相连的郡。
  • 边雁:边境的雁群。
  • 玄都:玄都观,道观名,在长安。
  • 兴善:兴善寺,佛寺名,在长安。
  • 贡艺:呈献作品。
  • 披沙细:像披沙拣金一样仔细。
  • 岳:指泰山。
  • 雕楹:雕花的柱子,代指华丽的厅堂。

投献吏部张侍郎十韵讲解

这首诗是李洞向吏部张侍郎投献的作品,意在表达自己的才华和渴望得到赏识的心情。全诗描写了诗人奔波于各地,寻求机会的艰辛经历,以及对未来前程的期盼。

  • 前四句描写了诗人的行踪和感受,他流连于郊外,不屑于城市生活,暗示自己清高的品格。
  • 中间八句描写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他四处奔波,拜访官吏,梦中都在关心战事,内心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回忆了自己的经历,他曾发愤巡游,彻夜难眠,身患疾病,但依然坚持创作。
  • 最后四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张侍郎的期盼,希望能够得到他的赏识,即使只是一点恩惠,也能让他感到满足。

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赏识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 seeking 官职的社会现象。诗中运用了一些典故和意象,如“边雁”、“夜蝉”、“玄都”、“兴善”等,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李洞[唐代]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3c57ea3ce45ca010aa5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