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秉忠的诗>临江仙·堂上箫韶人不奏>

临江仙·堂上箫韶人不奏,刘秉忠临江仙·堂上箫韶人不奏全诗,刘秉忠临江仙·堂上箫韶人不奏古诗,临江仙·堂上箫韶人不奏翻译,临江仙·堂上箫韶人不奏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元代] 刘秉忠

堂上箫韶人不奏,凤凰何处飞鸣。
黄尘扰扰马纵横。
谁能知乐毅,志不在齐城。
后辈谩搜前辈错,到头义重功轻。
海隅四面尽苍生。
东风吹绿草,布谷劝春耕。

临江仙·堂上箫韶人不奏译文

华丽的厅堂之上,美妙的音乐不再演奏,那高贵的凤凰又飞向何处鸣叫?只见尘土飞扬,战马奔驰纵横。有谁能理解乐毅的志向,他的心并不在于攻占齐国的城池。

后辈之人徒劳地搜寻前辈的过错,最终却发现情义深重而功业轻微。四面八方的海边都遍布着百姓。东风吹拂着绿草,布谷鸟也在催促着人们抓紧春耕。

临江仙·堂上箫韶人不奏注释

  • 临江仙:词牌名。
  • 箫韶:传说中舜帝时的乐曲名,形容美妙的音乐。
  •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比喻贤才。
  • 黄尘:指战乱时扬起的尘土。
  • 乐毅:战国时期燕国名将,曾率领五国联军攻打齐国,几乎占领齐国全境。
  • 齐城:指齐国的城池。
  • 谩:徒劳地。
  • 海隅:海边,泛指偏远的地方。
  • 苍生:百姓。
  • 布谷:鸟名,即布谷鸟,又名杜鹃,春耕时节鸣叫。

临江仙·堂上箫韶人不奏讲解

这首词是元代刘秉忠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感叹和对百姓的关怀。

上阕主要描写了战乱后的景象。曾经华丽的厅堂不再有美妙的音乐,象征着昔日的繁华已经逝去。凤凰的消失,暗示着贤才的隐退或不被重用。黄尘飞扬、战马纵横,描绘出战乱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作者以乐毅自比,表达了自己志不在此的胸怀。乐毅攻占齐国,但最终并未贪恋齐国的土地,而是选择了回到燕国。作者以此表明自己不恋权位,心怀天下的志向。

下阕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百姓的关怀。后人往往只看到前辈的过错,却忽略了他们的情义。作者认为,情义比功业更为重要。词的最后,作者将目光投向了广大的百姓,描绘了东风吹绿草、布谷鸟催耕的景象,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对太平盛世的期盼。整首词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刘秉忠[元代]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37f91712ec5e0967f5ad.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