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秉忠的诗>江城子 游琼华岛>

江城子 游琼华岛,刘秉忠江城子 游琼华岛全诗,刘秉忠江城子 游琼华岛古诗,江城子 游琼华岛翻译,江城子 游琼华岛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元代] 刘秉忠

琼华昔日贺新成。
与苍生。
乐升平。
西望长山,东顾限沧溟。
翠辇不来人换生,天上月,自虚盈。
树分残照水边明。
雨初晴。
气还清。
醉却兴亡,惟有酒多情。
收取晋人腮上泪,千载后,几新亭。

江城子 游琼华岛译文

琼华岛昔日建成时,普天同庆,与天下百姓共享太平盛世。向西远眺可见绵延的长山,向东回首则大海无垠。 皇帝的御驾不再光临,人事早已更换。天上的月亮,自顾自地时圆时缺。 夕阳的余晖透过树木,在水边闪耀着光芒。雨后初晴,空气格外清新。 沉醉于对兴亡的感慨中,只有美酒最能寄托情思。 收起晋朝人因国破家亡而流下的眼泪吧,千年之后,还能有几处像新亭那样的地方呢?

江城子 游琼华岛注释

  • 琼华:指琼华岛,即今北京北海公园中的琼华岛。
  • 昔日贺新成:指当年庆祝琼华岛建成时的盛况。
  • 苍生:百姓,民众。
  • 乐升平:享受太平盛世的欢乐。
  • 长山:指太行山脉。
  • 沧溟:大海。
  • 翠辇(cuì niǎn):皇帝的御驾。
  • 换生:指人事变迁,世事更迭。
  • 虚盈:指月亮的圆缺变化。
  • 残照:夕阳的余晖。
  • 兴亡:指国家的兴盛和衰亡。
  • 晋人腮上泪:指晋朝士大夫因国破家亡而流下的眼泪,典出《世说新语·过江诸人》。
  • 新亭:东晋时,王导等人在新亭聚会,面对江山失陷,相对流泪。后以“新亭对泣”比喻忧国伤时的悲愤心情。

江城子 游琼华岛讲解

这首词是元代刘秉忠游览琼华岛时所作。作者通过描写琼华岛昔日的繁华景象,以及今日的冷清局面,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兴亡盛衰的感慨。

词的上阕,追忆了琼华岛建成时的盛况,描绘了当时的太平景象。作者用“昔日贺新成,与苍生,乐升平”几句,概括了琼华岛建成时普天同庆的喜悦气氛。接着,又用“西望长山,东顾限沧溟”两句,描绘了琼华岛的地理位置和开阔视野。然而,繁华终究是过眼云烟,作者笔锋一转,用“翠辇不来人换生,天上月,自虚盈”两句,点明了今日的冷清局面,以及人事变迁的无常。

词的下阕,描写了雨后初晴的琼华岛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慨。作者用“树分残照水边明,雨初晴,气还清”几句,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清新景色,烘托了作者的心情。然而,美景依旧,人事已非,作者不禁感叹“醉却兴亡,惟有酒多情”,表达了对兴亡盛衰的感慨。最后,作者用“收取晋人腮上泪,千载后,几新亭”两句,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前途的迷茫。

全词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感叹,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词中运用了对比、典故等多种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刘秉忠[元代]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d4675042c74674d1d54a.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