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秉忠的诗>点绛唇·十载风霜>

点绛唇·十载风霜,刘秉忠点绛唇·十载风霜全诗,刘秉忠点绛唇·十载风霜古诗,点绛唇·十载风霜翻译,点绛唇·十载风霜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元代] 刘秉忠

十载风霜,玉关紫塞都游遍。
驿途方远。
夜雨留孤馆。
灯火青荧,莫把吴钩看。
歌声软。
酒斟宜浅。
三盏清愁散。

点绛唇·十载风霜译文

十年漂泊,饱经风霜,边关要塞都已走遍。漫漫驿路仍然遥远,夜雨滞留我在这孤单的旅店。青荧的灯光下,不要再看那锋利的吴钩。歌声轻柔,酒宜浅酌,三杯薄酒足以消散淡淡的忧愁。

点绛唇·十载风霜注释

  • 点绛唇:词牌名。
  • 十载:十年。
  • 风霜:指旅途的艰辛。
  • 玉关紫塞:泛指边关要塞。玉关,即玉门关。紫塞,指长城一带。
  • 驿途:驿路,古代传递文书或供官员来往住宿的道路。
  • 孤馆:孤零零的旅店。
  • 青荧:青色的光亮,形容灯光昏暗。
  • 吴钩:吴地的弯刀,泛指兵器。这里指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 宜:应该。
  • 清愁:淡淡的忧愁。
  • 散:消散。

点绛唇·十载风霜讲解

这首《点绛唇》是元代刘秉忠的作品。词人以简洁的笔墨,描写了自己多年奔波在外、壮志难酬的复杂心情。

“十载风霜,玉关紫塞都游遍”:开篇点明词人多年来四处奔波,足迹遍及边塞。一个“游”字,看似轻松,实则饱含了颠沛流离的无奈和对功名事业的渴望。

“驿途方远,夜雨留孤馆”:进一步描绘了词人漂泊不定的处境。漫长的驿路,孤单的旅店,以及凄冷的夜雨,都加重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感。

“灯火青荧,莫把吴钩看”:昏暗的灯光下,词人劝慰自己不要再看那象征着英雄气概的吴钩。这并非真的要放弃理想,而是暂时压抑内心的豪情,透露出一种英雄迟暮的无奈。

“歌声软,酒斟宜浅,三盏清愁散”:词人转而寻求短暂的解脱,希望通过轻柔的歌声和浅酌的薄酒来排遣心中的愁绪。然而,三杯淡酒真的能驱散多年的积郁吗?或许只能带来片刻的麻醉,更衬托出内心的空虚和迷茫。

全词意境苍凉,情感深沉,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漂泊无依的苦闷之情。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意,耐人寻味。

刘秉忠[元代]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8270ad8282c4f9b938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