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陆文圭的诗>过朝天门留题茶肆壁>

过朝天门留题茶肆壁,陆文圭过朝天门留题茶肆壁全诗,陆文圭过朝天门留题茶肆壁古诗,过朝天门留题茶肆壁翻译,过朝天门留题茶肆壁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元代] 陆文圭

飞龙殿嵌何崔鬼,黄须龙种去不回。
只见长安不见日,不闻人从日边来。
软红湿雨胜香雾,歌童舞女钱塘路。
沙碛秋乾雁落群,日光寒薄西风暮。

过朝天门留题茶肆壁译文

那飞龙殿的石壁上,依稀还能辨认出何崔的题字,当年的帝王后裔早已逝去,一去不返。如今只能看见长安城,却看不见太阳,也没有听说有人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而来。沾湿了雨水的红色尘土,比香雾还要迷人,歌舞伎女的盛况,如同钱塘江边的景象。秋季的沙漠干涸,大雁离群而飞,夕阳的光辉寒冷而微弱,西风萧瑟,已是黄昏时分。

过朝天门留题茶肆壁注释

  • 朝天门:重庆古城门之一,是古代官员迎接圣旨的地方。
  • 飞龙殿:可能是指朝天门附近的某个殿宇,具体已不可考。
  • 何崔:指唐代的何延之和崔信明,两人都曾为官,擅长书法,可能在此留下题字。
  • 黄须龙种:指帝王的后代,因古代帝王被认为是龙的化身,且相貌奇异,故有此称。
  • 长安:指当时的都城,也泛指繁华的都市。
  • 软红:指繁华的都市,代指尘土。
  • 钱塘路:指钱塘江边的道路,以其繁华著称,这里用来比喻茶肆的景象。
  • 沙碛:沙漠地带。
  • 寒薄:寒冷而微弱。

过朝天门留题茶肆壁讲解

这首诗是陆文圭经过朝天门时,在茶肆墙壁上题写的。诗人通过对朝天门一带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感叹。

首联“飞龙殿嵌何崔鬼,黄须龙种去不回”,诗人从飞龙殿的题字入手,追忆昔日的帝王后裔,暗示了王朝的更替和历史的变迁。

颔联“只见长安不见日,不闻人从日边来”,诗人感叹国势衰微,看不到希望。虽然身处繁华的长安,却看不到象征希望的太阳,也听不到任何带来希望的消息。

颈联“软红湿雨胜香雾,歌童舞女钱塘路”,诗人描写茶肆的繁华景象,以“软红湿雨”来形容尘土,更显其迷人之处,用“歌童舞女钱塘路”来比喻茶肆的盛况,突出了其奢靡之风。

尾联“沙碛秋乾雁落群,日光寒薄西风暮”,诗人将视线转向户外,描写了萧瑟的秋景,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感慨。沙漠干涸,大雁离群,夕阳西下,西风呼啸,一切都显得冷清而衰败,与茶肆内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显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感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朝天门一带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感叹,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陆文圭[元代]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96e0c9939eb7ad0134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