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洞的诗>赠昭应沈少府>

赠昭应沈少府,李洞赠昭应沈少府全诗,李洞赠昭应沈少府古诗,赠昭应沈少府翻译,赠昭应沈少府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洞

行宫接县判云泉,袍色虽青骨且仙。
鄠杜忆过梨栗墅,潇湘曾棹雪霜天。
华山僧别留茶鼎,渭水人来锁钓船。
东送西迎终几考,新诗觅得两三联。

赠昭应沈少府译文

昭应行宫与县衙相邻,沈少府您在此地任职,虽身着青袍,却仙风道骨。我回忆起曾一同游览鄠县、杜县的梨园栗林,也曾一同在潇湘风雪中泛舟。与华山僧人分别时,他们赠留了茶鼎,渭水边的人们也锁上了钓鱼船等待您的归来。您东送西迎,不知经历了多少考核,如今终于写出了这几句精妙的新诗。

赠昭应沈少府注释

  • 昭应:唐代县名,在今陕西临潼东北。
  • 沈少府:沈姓少府,即县尉,县丞等佐官。
  • 行宫接县判云泉:点明地点,昭应行宫与县衙相邻,沈少府在此任职。云泉,指环境清幽。
  • 袍色虽青骨且仙:青袍,指县尉的官服。骨且仙,形容沈少府仙风道骨。
  • 鄠杜忆过梨栗墅:鄠(hù)、杜,均为唐代县名,在今西安附近。梨栗墅,指梨园、栗林,泛指田园风光。
  • 潇湘曾棹雪霜天:潇湘,指潇水和湘江,在今湖南境内。棹,划船。
  • 华山僧别留茶鼎:表明沈少府曾与华山僧人交往,分别时僧人赠送茶鼎。
  • 渭水人来锁钓船:表明沈少府也与渭水边的人们相熟,人们锁上钓船,期盼他的归来。
  • 东送西迎终几考:形容沈少府为官不易,经历多次考核。
  • 新诗觅得两三联:夸赞沈少府即使在繁忙的公务中,也能写出精妙的诗句。联,诗句。

赠昭应沈少府讲解

这首诗是李洞赠给昭应县少府沈姓友人的。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沈少府的赞赏和惜别之情。

首联点明沈少府的任职地点和身份,并赞扬他仙风道骨。颔联回忆了诗人与沈少府昔日一同游览山水、泛舟江湖的经历,情真意切。颈联通过华山僧人赠送茶鼎、渭水边人们锁上钓船的细节,侧面烘托出沈少府的人品和声望。尾联感叹沈少府为官不易,却仍能写出精妙的诗句,表达了诗人的敬佩之情。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美,也有对仕途艰辛的感慨,读来令人感动。诗人通过对昔日游历、友人交往等细节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沈少府的形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李洞[唐代]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4d6a9f7e9356040d18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