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洞的诗>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李洞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全诗,李洞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古诗,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翻译,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洞

薄暮缘西峡,停桡一访僧。
鹭巢行卧柳,猿饮倒垂藤。
水曲岩千叠,云深树百层。
山风寒殿磬,溪雨夜船灯。
滩涨危槎没,泉冲怪石崩。
中台一襟泪,岁杪别良朋。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译文

傍晚时分沿着西峡前行,停船靠岸去拜访寺中的老僧。 白鹭在岸边杨柳树上筑巢栖息,时而飞起时而静卧,猿猴倒挂在藤蔓上饮水。 河水弯曲,山岩重叠,云雾深锁,树木茂盛层层叠叠。 山风吹来,寒冷之中传来寺庙的磬声,溪水细雨中,船上亮着灯火。 河滩涨水,危险的木筏快要被淹没,泉水奔涌,冲击着形状怪异的石头,发出崩裂的声响。 想起中台山一别,我不禁泪湿衣襟,年终岁尾,又与好友分别,心中无限惆怅。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注释

  • 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指年末。
  • 广江:指广东省境内的河流。
  • 新兴:县名,在今广东省境内。
  • 峡山寺:寺庙名,具体位置已难考证。
  • 缘:沿着。
  • 桡(ráo):船桨。
  • 鹭巢:白鹭的巢穴。
  • 倒垂藤:反方向生长的藤蔓。
  • 千叠:形容山岩重重叠叠。
  • 百层:形容树木层层叠叠。
  • 寒殿磬:寒冷寺庙里传来的磬声。磬,古代打击乐器。
  • 危槎(chá):危险的木筏。
  • 没(mò):淹没。
  • 怪石崩:奇形怪状的石头被水冲击崩裂。
  • 中台:指浙江天台中台山,此处诗人或借指其他山。
  • 一襟泪:形容泪水沾湿衣襟。
  • 岁杪(miǎo):年末。
  • 良朋:好朋友。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讲解

这首诗是李洞在岁末时节,从广江前往新兴,往返途中游览峡山寺时所作。诗人描绘了峡山寺周围清幽秀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以及漂泊不定的孤寂之感。

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描写景物。诗人从“薄暮”写起,渲染了一种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描写了白鹭、猿猴、山岩、云雾、树木等景物,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层次感的山水画卷。“鹭巢行卧柳,猿饮倒垂藤”两句,运用拟人手法,使景物更具活力,也透露出一种隐逸之趣。“水曲岩千叠,云深树百层”则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山势的险峻和树木的茂盛。

诗的后半部分则侧重抒情。“山风寒殿磬,溪雨夜船灯”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进一步烘托了寺庙的清冷和旅途的孤寂。“滩涨危槎没,泉冲怪石崩”两句,则描写了水势的汹涌,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最后两句“中台一襟泪,岁杪别良朋”,点明了诗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因与友人分别而产生的深切的悲伤之情。

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清幽,情景交融,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读来令人回味无穷。诗人通过描写峡山寺的清幽景色和与友人分别的感伤之情,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间的无奈。

李洞[唐代]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9282e9aa1f59e0c033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