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曾伯的诗>昭君溪>

昭君溪,李曾伯昭君溪全诗,李曾伯昭君溪古诗,昭君溪翻译,昭君溪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曾伯

巴峡向来惟屈姊,汉宫奚事出明姬。
当时本有平戎术,中国难容绝世姿。
忍死定仇娄敬策,惜生不遇武皇时。
后人却恨毛延寿,断送春风入远夷。

昭君溪译文

巴峡一带向来只有屈原的姐姐值得称道,汉朝的宫廷何必一定要送出王昭君去和亲呢? 当时朝廷本来就有平定边境战乱的策略,可惜中国难以容纳绝世佳人。 娄敬当年为了平定战乱宁愿赴死,他的策略最终被采纳,可惜王昭君生不逢时,没有遇到汉武帝那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 后人却只怨恨毛延寿,认为是他断送了王昭君美好的青春,使她远嫁到荒远的异族。

昭君溪注释

  • 昭君溪: 指王昭君故乡秭归县境内的一条溪流,相传王昭君在此浣纱。
  • 巴峡:指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一带,即三峡地区。
  • 屈姊:指屈原的姐姐,相传她很有才华,曾劝谏屈原。
  • 明姬:指王昭君,字昭君,西汉元帝时宫女,为维护汉匈关系出嫁匈奴。
  • 奚事:何必。
  • 平戎术:平定边境战乱的策略。
  • 绝世姿:绝世的容貌。
  • 忍死定仇娄敬策:指西汉初年,娄敬建议和亲匈奴的策略。娄敬认为,与其用武力征讨匈奴,不如以公主嫁给单于,缓和矛盾。
  • 惜生不遇武皇时:可惜王昭君生不逢时,没有遇到汉武帝那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对外用兵,打击匈奴。
  • 毛延寿:汉元帝时的画工,相传他因索贿不成,故意丑化王昭君的画像,导致王昭君被选入宫后没有得到皇帝的宠幸。
  • 断送春风入远夷:指王昭君远嫁匈奴,美好的青春被断送。

昭君溪讲解

这首诗以王昭君出塞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王昭君命运的惋惜和对朝廷政策的质疑。

首联以屈原的姐姐和王昭君作对比,提出疑问:既然有屈原姐姐这样有才德的女子,汉朝又何必一定要送出王昭君去和亲呢?

颔联指出,当时朝廷并非没有平定边境战乱的策略,而是中国难以容纳像王昭君这样美丽的女子。这既是对王昭君美貌的赞美,也是对朝廷重色轻才的讽刺。

颈联以娄敬的例子作对比,说明王昭君生不逢时,没有遇到像汉武帝那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能够采取强硬的手段对付匈奴。

尾联将矛头直指毛延寿,认为是他丑化了王昭君的画像,导致王昭君远嫁匈奴,断送了她的青春。但实际上,毛延寿只是一个替罪羊,真正的原因是朝廷的政策和君主的昏庸。

这首诗语言精炼,用典贴切,表达了作者对王昭君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朝廷政策的深刻反思。诗中既有对王昭君美貌的赞美,也有对朝廷重色轻才的讽刺,更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李曾伯[宋代]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c9e308bb3dd0ff6f05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