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端的诗>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

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李端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全诗,李端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古诗,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翻译,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端

郄超本绝伦,得意在芳春。
勋业耿家盛,风流荀氏均。
声名金作赋,白皙玉为身。
敛笏辞天子,乘龟从丈人。
度关行且猎,鞍马何躞蹀。
猿啸暮应愁,湖流春好涉。
浔阳水分送,于越山相接。
梅雨细如丝,蒲帆轻似叶。
逢风燕不定,值石波先叠。
楼见远公庐,船经徐稚业。
邑人多秉笔,州吏亦负笈。
村女解收鱼,津童能用楫。
唯我有荆扉,无成未得归。
见君兄弟出,今日自沾衣。

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译文

郄超本是人中龙凤,在美好的春日里更是意气风发。 叔父您家耿氏的功业兴盛,风流儒雅与荀氏家族不相媲美。 您的声名如用黄金铸就的辞赋般光彩夺目,白皙的肌肤如美玉般温润。 您辞别天子,登上由龟纹装饰的官船,跟随德高望重的长辈前往洪州。 度过关隘,一路走走停停,不时打猎,您骑着马是多么精神抖擞啊! 傍晚时分,猿猴的哀嚎声声入耳,让人倍感忧愁,春日湖水奔流,正是适合渡河的好时节。 浔阳江的水流将我与您送别,遥远的于越山脉与洪州山脉遥相呼应。 梅雨如丝般细腻,轻盈的船帆像一片叶子。 遇到风,燕子也难以安定飞翔,水流遇到礁石,激起层层波浪。 您将看到慧远法师的庐山草堂,您的船只也将经过徐稚隐居的地方。 洪州一带的百姓大多擅长笔墨,就连官吏也勤奋好学。 村里的女子懂得捕鱼,码头上的孩童也能熟练地划船。 只有我守着简陋的柴门,一事无成,未能与您一同归去。 看到您兄弟一同出仕,今日我只能独自泪湿衣襟。

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注释

  • 路司谏侍从叔:指作者的叔父路侍御史。司谏,官名,负责规谏皇帝的过失。侍从,指随从长官。
  • 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
  • 郄超:东晋名士,以才华著称。
  • 芳春:美好的春日。
  • 耿家:指叔父家。
  • 荀氏:东汉名士荀淑及其子荀昱、荀爽、荀彧、荀攸等家族,以风流儒雅著称。
  • 金作赋:指辞赋华丽如黄金铸就。
  • 白皙玉为身:形容叔父容貌俊美,肌肤白皙如玉。
  • 敛笏:放下笏板,表示辞官。
  • 乘龟:乘坐饰有龟纹的官船。古代官员的船只常用龟纹装饰。
  • 丈人:这里指德高望重的长辈。
  • 躞蹀:形容骑马缓行的样子。
  • 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
  • 于越山:指浙江一带的山脉。
  • 远公庐:指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所建的草堂。
  • 徐稚业:指东汉隐士徐稚隐居的地方。
  • 邑人:当地百姓。
  • 秉笔:指擅长写作。
  • 州吏:地方官吏。
  • 负笈:背着书箱,指勤奋好学。
  • 津童:码头上的孩童。
  • 荆扉:用荆条编成的简陋的柴门,形容家境贫寒。
  • 沾衣:眼泪沾湿衣襟。

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讲解

这首诗是李端送别叔父路司谏赴洪州上任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叔父的赞美、敬佩以及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惆怅。

诗的前半部分极力赞美叔父的才华和品格,以古代名士郄超、耿氏、荀氏等作比,突出叔父的卓越不凡。诗人用“金作赋”、“白皙玉为身”等华丽的辞藻,进一步烘托叔父的形象,表达了对叔父的敬佩之情。

中间部分描写叔父赴任途中的景象,如“度关行且猎,鞍马何躞蹀”、“猿啸暮应愁,湖流春好涉”等句,既写出了旅途的艰辛,也展现了叔父意气风发、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诗人还提及庐山草堂、徐稚故居等,暗示叔父此行将有所作为,造福一方百姓。

最后部分转入抒情,表达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唯我有荆扉,无成未得归。见君兄弟出,今日自沾衣”几句,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与前面对叔父的赞美形成鲜明对比,更突显了诗人情感的真挚。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等,使得诗歌形象生动,意境深远。既有对叔父的赞美和祝福,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情感复杂而真挚,是一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诗。

李端[唐代]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e76ccc802f42c755220.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