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山甫的诗>和五漕使逵游麻姑山>

和五漕使逵游麻姑山,李山甫和五漕使逵游麻姑山全诗,李山甫和五漕使逵游麻姑山古诗,和五漕使逵游麻姑山翻译,和五漕使逵游麻姑山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山甫

铃阁清虚刺史闲,廉车因得访仙山。
旌旂飘缈烟霞外,冠盖追随水石间。
丹井寂寥终古在,鸾骖怅望几时还。
人来谢史留诗笔,今日遗风尚可攀。

和五漕使逵游麻姑山译文

刺史衙署清静空旷,刺史大人悠闲自在,因为乘坐轻便的官车,才有机会来拜访仙山。官府的旗帜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之外飘动,官员们的车马跟随在山水之间。古老的丹井寂静寥落,一直存在于此,当年仙人乘坐鸾车离去,令人怅惘,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来此的人都感谢谢灵运(谢史)当年在此留下诗篇,今天他的遗风仍然可以追随。

和五漕使逵游麻姑山注释

  • 五漕使逵: 五漕使,官职名,掌管漕运事务。逵,人名,即诗中所指的五漕使。
  • 铃阁: 指官署,因门上悬挂铃铛而得名。
  • 清虚: 清静空旷。
  • 刺史闲: 指刺史悠闲自在。刺史,地方行政长官。
  • 廉车: 轻便的官车。
  • 旌旂(jīng qí): 旗帜。
  • 飘缈: 飘动摇曳,形容在云雾中的景象。
  • 烟霞: 指云雾缭绕的仙境。
  • 冠盖: 指官员的车马和服饰,代指官员。
  • 追随: 跟随。
  • 丹井: 传说中炼丹用的井。
  • 寂寥: 寂静冷落。
  • 终古: 自古以来,永远。
  • 鸾骖(luán cān): 古代神话中鸾鸟拉的车,代指仙人的车驾。
  • 怅望: 因愿望落空而感到惆怅,向远处看。
  • 谢史: 指谢灵运,曾任永嘉太守,以喜好山水著称,常游山玩水并留下诗篇。
  • 留诗笔: 留下诗作。
  • 遗风: 前人留下的风范。
  • 尚可攀: 还可以追随。

和五漕使逵游麻姑山讲解

这首诗是李山甫陪同五漕使逵游览麻姑山时所作。诗歌描写了游览麻姑山的景象,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前贤的追慕之情。

首联点明了游览的原因和人物。诗人先写刺史衙署的清静,衬托出刺史的悠闲,再说明是因为乘坐轻便的官车,才有机会来拜访仙山,为后面的游览做了铺垫。

颔联描绘了游览的景象。诗人用“旌旂飘缈烟霞外,冠盖追随水石间”两句,描绘了官府的旗帜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之外飘动,官员们的车马跟随在山水之间的景象,既写出了麻姑山的仙气,也写出了游览队伍的声势。

颈联写麻姑山的古迹,诗人用“丹井寂寥终古在,鸾骖怅望几时还”两句,写出了麻姑山古老的丹井依旧存在,但当年仙人乘坐鸾车离去,令人怅惘,不知何时才能返回,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表达了对前贤的追慕之情,诗人用“人来谢史留诗笔,今日遗风尚可攀”两句,说明来此的人都感谢谢灵运(谢史)当年在此留下诗篇,今天他的遗风仍然可以追随,表达了对谢灵运的敬佩和对他的诗歌的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既描写了麻姑山的景色,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是一首不错的山水诗。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衬托、对比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李山甫[唐代]

李山甫,唐朝。咸通中累举不第,依魏博幕府为从事。尝逮事乐彦祯、罗弘信父子,文笔雄健,名著一方。诗一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6a9a2961146b68ff14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