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山甫的诗>方干隐居>

方干隐居,李山甫方干隐居全诗,李山甫方干隐居古诗,方干隐居翻译,方干隐居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山甫

咬咬嘎嘎水禽声,露洗松阴满院清。
溪畔印沙多鹤迹,槛前题竹有僧名。
问人远岫千重意,对客闲云一片情。
早晚尘埃得休去,且将书剑事先生。

方干隐居译文

水禽发出咬咬嘎嘎的鸣叫声,清晨的露水洗净松树的阴影,满院都显得清新。 溪边沙地上印着许多白鹤的足迹,栏杆前的竹子上题写着僧人的名字。 询问隐居之人,他遥望远山,似乎有千重意绪;与客人相对,他闲看白云,一片恬淡心情。 希望早晚能够摆脱尘世的烦扰,姑且先用读书习武来侍奉先生。

方干隐居注释

  • 咬咬嘎嘎:形容水禽的叫声。
  • 水禽:水鸟。
  • 松阴:松树的阴影。
  • 远岫(xiù):远处的山峰。
  • 千重意:指内心复杂的情感或思绪。
  • 尘埃:指世俗的烦扰、官场的事务。
  • 休去:停止、摆脱。
  • 书剑:指读书习武,古代文人常以读书和习武作为修身的方式。
  • 事先生:侍奉先生,指学习知识,追求学问。

方干隐居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方干隐居生活的清幽景象和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写景,通过水禽的鸣叫、露水洗涤后的松树,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点明了隐居环境的特点。颔联继续描绘隐居之地的细节,溪边沙地上的鹤迹,槛前竹子上的僧人题字,暗示了隐居者与自然、与僧侣的交往,更显其生活的闲适与淡泊。

颈联转入抒情,诗人通过“问人远岫”、“对客闲云”的描写,表现了隐居者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恬淡心境。远山寄托着深沉的思绪,闲云则象征着自由自在的心情。尾联表达了诗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早日摆脱尘世的烦扰,像方干一样,潜心读书习武,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充实。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远,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隐居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对隐居者心境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李山甫[唐代]

李山甫,唐朝。咸通中累举不第,依魏博幕府为从事。尝逮事乐彦祯、罗弘信父子,文笔雄健,名著一方。诗一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a3d89b6f708daab193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