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山甫的诗>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

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李山甫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全诗,李山甫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古诗,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翻译,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山甫

一拓纤痕更不收,翠微苍藓几经秋。
谁陈帝子和番策,我是男儿为国羞。
寒雨洗来香已尽,澹烟笼著恨长留。
可怜汾水知人意,旁与吞声未忍休。

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译文

公主手迹的拓片,一丝一毫都不肯放过,小心珍藏,经历了多少个翠绿的山野和长满苍苔的秋季。是谁献出帝女远嫁和亲的策略?我身为男儿,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受辱,感到无比羞愧。寒雨洗刷,曾经的香气已经消散殆尽,淡淡的烟雾笼罩着,无尽的怨恨长久地停留在此。可怜的汾水似乎也理解人们的心意,陪伴着人们默默吞声,不忍停息地流淌。

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注释

  • 阴地关:地名,在今山西省境内,是通往北方的重要关隘。
  • 崇徽公主:唐朝公主,具体生平不详,因和亲事而留下手迹。
  • 一拓纤痕:指手迹的拓片,纤痕,指细微的痕迹,拓,指用纸紧贴在碑石或器物上敲打,使墨附着于纸上,从而复制出碑石或器物上的文字或图案。
  • 翠微:青翠的山色。
  • 苍藓:青苔。
  • 帝子和番策:指用公主嫁给外族以求和平的策略。和番,指与外族和亲。
  • 寒雨:寒冷的雨水。
  • 澹烟:淡淡的烟雾。
  • 汾水:黄河的支流,流经山西。

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讲解

这首诗借描写阴地关崇徽公主的手迹,表达了诗人对和亲政策的强烈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

首联写手迹拓片保存之久,暗示了和亲事件对人们影响之深。诗人极其珍视公主的手迹拓片,不肯放过一丝一毫的痕迹,可见诗人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

颔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和亲政策的否定和对自身无力改变现状的羞愧之情。“谁陈帝子和番策,我是男儿为国羞”两句,掷地有声,强烈谴责了那些提出和亲策略的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身为男儿,却不能为国分忧的羞愧之情。

颈联描写环境,烘托了悲凉的气氛。“寒雨洗来香已尽,澹烟笼著恨长留”两句,写寒雨洗去了手迹上的香气,而淡淡的烟雾笼罩着,只留下无尽的怨恨。香气的消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而怨恨的留存,则表达了诗人对和亲政策的强烈不满。

尾联以景结情,借汾水表达了人们的悲愤之情。“可怜汾水知人意,旁与吞声未忍休”两句,写汾水似乎也理解人们的心意,陪伴着人们默默吞声,不忍停息地流淌。汾水的“吞声未忍休”,既是写实,也是象征,象征着人们对和亲政策的悲愤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通过对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李山甫[唐代]

李山甫,唐朝。咸通中累举不第,依魏博幕府为从事。尝逮事乐彦祯、罗弘信父子,文笔雄健,名著一方。诗一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545bd9fcaf12a4f4af5a.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