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山甫的诗>赴举别所知>

赴举别所知,李山甫赴举别所知全诗,李山甫赴举别所知古诗,赴举别所知翻译,赴举别所知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山甫

腰剑囊书出户迟,壮心奇命两相疑。
麻衣尽举一双手,桂树只生三两枝。
黄祖不怜鹦鹉客,志公偏赏麒麟儿。
叔牙忧我应相痛,回首天涯寄所思。

赴举别所知译文

佩剑负笈,迟迟疑疑走出家门,满怀壮志,又对命运感到怀疑。 典当所有麻布衣物,换来的钱财仅够盘缠,可见前途之艰难,如同桂树难生。 黄祖不赏识辞赋出众的祢衡,而梁武帝萧衍却偏爱年少的梁令瓒。 管仲的好友百里奚恐怕会为我担忧吧,我回首遥望天涯,寄托着对知己的思念。

赴举别所知注释

  • 赴举: 指参加科举考试。古代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 腰剑囊书: 佩着剑,带着书,形容读书人既有文才,又有报国之志。
  • 壮心奇命: 远大的抱负和奇特的命运。
  • 麻衣: 指麻布衣服,这里指贫寒的家境。
  • 桂树: 古人认为桂树难生,以此比喻科举之路的艰难。
  • 黄祖不怜鹦鹉客: 指东汉末年黄祖没有赏识善于辞赋的祢衡。祢衡曾作《鹦鹉赋》。
  • 志公偏赏麒麟儿: 指梁武帝萧衍赏识年幼聪慧的梁令瓒。梁令瓒幼时聪颖,被称为“麒麟儿”。
  • 叔牙: 指春秋时期的百里奚,字子明。百里奚与管仲是好友,两人都很有才华。
  • 应相痛: 应该会为我感到伤痛。
  • 天涯: 指遥远的地方,这里指京城。
  • 所思: 指所思念的人,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赴举别所知讲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参加科举考试前复杂的心情。诗歌一方面表达了作者渴望功名、实现抱负的壮志雄心,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前途未卜的担忧和对知己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联“腰剑囊书出户迟,壮心奇命两相疑”点明主题,写作者即将赴考,既有壮志,又对命运感到怀疑,心情复杂。

颔联“麻衣尽举一双手,桂树只生三两枝”以典当衣物换取盘缠和桂树难生来比喻科举之路的艰难,暗示前途未卜。

颈联“黄祖不怜鹦鹉客,志公偏赏麒麟儿”运用典故,以黄祖不赏识祢衡和梁武帝赏识梁令瓒作对比,表达了作者既担心自己怀才不遇,又渴望得到赏识的心情。

尾联“叔牙忧我应相痛,回首天涯寄所思”表达了作者对知己好友的思念和对他们的感激之情。作者设想好友百里奚会为自己担忧,并回首遥望,将思念之情寄托于天涯。

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既有对个人前途的担忧,也有对知己好友的思念,充分表达了作者在科举考试前复杂而矛盾的心情。诗中运用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使诗歌更具表现力。

李山甫[唐代]

李山甫,唐朝。咸通中累举不第,依魏博幕府为从事。尝逮事乐彦祯、罗弘信父子,文笔雄健,名著一方。诗一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51dd88f429603e5a13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