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罗洪先的诗>访两峰师泉梅园三舍山中>

访两峰师泉梅园三舍山中,罗洪先访两峰师泉梅园三舍山中全诗,罗洪先访两峰师泉梅园三舍山中古诗,访两峰师泉梅园三舍山中翻译,访两峰师泉梅园三舍山中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明代] 罗洪先

二月松华未上枝,石桥流水去迟迟。
东家酒熟西家醉,山下客来人不知。

访两峰师泉梅园三舍山中译文

二月时节,松树的花粉尚未沾染枝头,石桥下的流水缓缓流淌,不紧不慢。东家酿的酒已经熟了,西家的人喝得酩酊大醉,山下来的客人,(他们)竟然都不知道。

访两峰师泉梅园三舍山中注释

  • 两峰师:指两位隐居山中的僧人,法号都带有“峰”字。
  • 泉梅园、三舍山:都是诗人拜访的地点,分别为隐士居住的地方。泉梅园以泉水和梅花著称,三舍山则可能指有三间房舍的山间住所。
  • 松华:松树的花粉。
  • 迟迟:缓慢的样子。
  • 东家、西家:泛指邻里人家。
  • 客:指诗人自己。

访两峰师泉梅园三舍山中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罗洪先拜访隐士所见到的山中景象和淳朴民风。

首联“二月松华未上枝,石桥流水去迟迟”,点明时令是农历二月,但松树还未开始散发花粉,暗示着春意尚浅。石桥下的流水缓缓流淌,营造了一种宁静、悠闲的氛围,也暗示了隐士生活的与世无争。

颔联“东家酒熟西家醉,山下客来人不知”,则展现了山中人家的淳朴和安逸。东家酒熟,西家便来畅饮,可见邻里关系融洽,生活简单快乐。而诗人作为山下之客到来,他们却浑然不知,更反衬出隐士生活的与世隔绝,以及诗人所向往的自由自在。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恬淡,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羡慕和向往之情。诗中没有直接描写隐士,而是通过对环境和民风的侧面烘托,突出了隐士生活的清静、安逸和超脱。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一部分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罗洪先[明代]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f641d03ac52433a3a12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