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罗洪先的诗>别荆川>

别荆川,罗洪先别荆川全诗,罗洪先别荆川古诗,别荆川翻译,别荆川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明代] 罗洪先

怀君岁岁苦相望,一月春风去住忘。
临发几回留解橐,无言还似待倾囊。
幸俱见索形骸外,恨不同生寂寞乡。
家住名津书易寄,莫缘讳姓懒题将。

别荆川译文

每年都满怀愁苦地思念您,一整个春风吹拂的月份,您离去后我总是难以忘怀。临行前几次想挽留您,解开行囊,却又无言以对,好像在等待着倾诉衷肠。庆幸我们都能在形骸之外追求精神境界,遗憾的是我们不能一同生活在清静寂寞的家乡。您家住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书信容易寄到,希望您不要因为避讳我的姓氏而懒于题写信封。

别荆川注释

  • 荆川:指明代学者唐顺之,字应德,号荆川。罗洪先与唐顺之是好友。
  • 岁岁:每年。
  • 苦相望:痛苦地思念。
  • 一月春风:指整个春天的时光。
  • 去住忘:指唐顺之离开后,诗人难以忘怀。
  • 临发:临行前。
  • 留解橐(tuó):挽留,解开行囊。橐,口袋,这里指行囊。
  • 倾囊:比喻倾诉衷肠。
  • 幸俱见索形骸外:庆幸我们都能在形骸之外追求精神境界。见索,寻求,探索。形骸外,指超越于形体之外的精神境界。
  • 恨不同生寂寞乡:遗憾的是我们不能一同生活在清静寂寞的家乡。
  • 名津:著名的渡口,指交通便利的地方。
  • 易寄:容易寄到。
  • 缘:因为。
  • 讳姓:避讳对方的姓氏。
  • 懒题将:懒于题写信封。将,语助词。

别荆川讲解

这首诗是明代罗洪先写给好友唐顺之的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共同追求精神境界的期盼。

首联“怀君岁岁苦相望,一月春风去住忘”点明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每年都思念着友人,友人离去后,整个春天都难以忘怀,可见思念之深切。

颔联“临发几回留解橐,无言还似待倾囊”描写了送别时的情景。临行前,诗人几次想挽留友人,甚至想解开行囊,希望友人留下,但最终还是无言以对,仿佛在等待着倾诉衷肠。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

颈联“幸俱见索形骸外,恨不同生寂寞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的追求和遗憾。庆幸的是,他们都能在形骸之外追求精神境界,但遗憾的是,他们不能一同生活在清静寂寞的家乡。这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切理解。

尾联“家住名津书易寄,莫缘讳姓懒题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嘱托和期盼。友人家住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书信容易寄到,希望友人不要因为避讳自己的姓氏而懒于题写信封。这既是对友人的关心,也是对友情的珍视。

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细节描写生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依依不舍之情,也体现了诗人高尚的精神追求。诗中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读来令人感动。

罗洪先[明代]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38cae046fe67b4c0179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