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覯的诗>和苏著作麻姑十咏·秦人峰>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秦人峰,李覯和苏著作麻姑十咏·秦人峰全诗,李覯和苏著作麻姑十咏·秦人峰古诗,和苏著作麻姑十咏·秦人峰翻译,和苏著作麻姑十咏·秦人峰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覯

秦法虽甚苛,秦吏若犹拙。
山林不数里,俾尔逃得脱。
予观后世事,政役火烈烈。
苟非为鬼神,何计避羁绁。
圣皇今在御,百事咸均节。
常披诏书意,苦念生财竭。
谁能将顺者,所望在贤哲。
无使峰中人,笑我民屠裂。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秦人峰译文

秦朝的法令即使非常严苛,但秦朝的官吏却好像还很笨拙。山林离得这么近,竟然让你能够逃脱。我观察后世的事情,赋税徭役像烈火一样猛烈。如果不是变成了鬼神,又有什么办法能够逃避束缚呢?当今圣明的皇上在位,所有的事情都讲求平均适度。我常常揣摩圣上的诏书意图,苦苦思念着如何使百姓生活富足。谁能够顺应皇上的心意呢?圣上所期望的就在于贤能之士。不要让麻姑峰中的秦人,嘲笑我们残害百姓啊。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秦人峰注释

  • 和苏著作:与苏舜钦唱和。苏舜钦曾作《麻姑山十咏》。
  • 麻姑十咏:指以麻姑山为题的十首诗。麻姑山,在今江西省南城县。
  • 秦法:秦朝的法律。
  • 甚苛:非常严厉。
  • 秦吏:秦朝的官吏。
  • 若犹拙:好像还很笨拙。
  • 不数里:不到几里。形容山林离得很近。
  • 俾尔:让你,使你。
  • 逃得脱:逃脱掉。
  • 予:我。
  • 后世事:后代的事情。
  • 政役:赋税徭役。
  • 火烈烈:像烈火一样猛烈。形容赋税徭役繁重。
  • 苟非:如果不是。
  • 羁绁(xiè):束缚,约束。原指束缚牲畜的绳索。
  • 圣皇:指当时的皇帝。
  • 在御:在位,执政。
  • 咸均节:都讲求平均适度。
  • 诏书意:皇帝的诏书意图。
  • 苦念:苦苦思念。
  • 生财竭:使百姓生活富足。竭,尽,这里引申为富足。
  • 将顺:顺应。
  • 贤哲:贤能有智慧的人。
  • 峰中人:指麻姑峰中的人,这里代指秦朝逃亡到麻姑山的人。
  • 屠裂:残害,杀戮。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秦人峰讲解

这首诗是李覯和苏舜钦唱和的《麻姑山十咏》之一,题为《秦人峰》。诗人借秦朝百姓为躲避苛政逃入麻姑山的故事,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统治者的劝谏。

诗的前四句回顾历史,指出秦朝虽然法令严苛,但官吏的执行能力相对不足,使得百姓有机会逃脱。中间六句则将视角转向当下,诗人看到后世的赋税徭役更加繁重,百姓难以逃避,除非变成鬼神。诗人感叹当今皇帝虽然圣明,希望减轻百姓负担,但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贤能之士来执行政策。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担忧,希望统治者能够体恤民情,不要让那些逃入深山的秦人嘲笑当今的统治者残害百姓。

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国家政治的关注。诗人以史为鉴,劝谏统治者要减轻百姓负担,选贤任能,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诗中“政役火烈烈,苟非为鬼神,何计避羁绁”等语句,形象地描绘了百姓在苛政下的困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李覯[宋代]

李覯(一○○九~一○五九)字泰伯,南城人,有“李直讲主生文集”。他是位思想家,对传统的儒家理论,颇有非议;例如他认为“利”是可以而且应当讲求的,差不多继续王充“论衡”的“刺孟”,而且开辟了颜元李塨等对宋儒的批评。他的诗受了些韩愈、皮日休、陆龟蒙等的影响,意思和词句往往都很奇特,跟王令的诗算得宋代在语言上最创辟的两家。可惜集里通体完善的诗篇不多,例如有一首“哀老妇”,前面二十句写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寡妇,追于赋税差役,只好跟儿孙分别,重新嫁人,但是后面三十句发了许多感慨,说要“孝治”,该响应皇帝表扬“节妇”的号召。前面讲的是杜甫“石壕吏”“垂老别”所没写到的惨况,而后面讲的也许在北宋就是迂执之论,因为以前和当时对再醮或改嫁的一般意见虽然有如白居易的“妇人苦”所说:“及至生死际,何曾苦乐均?妇人一丧夫,终身守孤孑,”却还不像后来的舆论那样苛刻。李覯说皇帝表扬“节妇”,可是事实上北宋皇帝也准许再醮,而且就像李覯所师法的韩愈就有个“从二夫”的女儿,李覯同时人范仲淹的母亲和媳妇、王安石的媳妇等也都是“从二夫”而不隐讳的。--钱钟书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f4fc561cf8eea8a33ef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