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咸用的诗>秋夕书怀寄所知>

秋夕书怀寄所知,李咸用秋夕书怀寄所知全诗,李咸用秋夕书怀寄所知古诗,秋夕书怀寄所知翻译,秋夕书怀寄所知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咸用

秋萤一点雨中飞,独立黄昏思所知。
三岛路遥身汩没,九天风急羽差池。
年华逐浪催霜发,旅恨和云拂桂枝。
不向故人言此事,异乡谁更念栖迟。

秋夕书怀寄所知译文

秋夜的萤火虫在细雨中闪烁飞舞,我独自伫立在黄昏时分思念着知己。 仙山三岛的道路遥远,我身陷尘世,像被水流冲击一样。 高空的风势猛烈,我的翅膀也显得不协调。 时光像浪涛般催促着我,鬓发渐渐斑白如霜。 羁旅的愁恨与云彩交织,拂动着月宫的桂树枝。 这些遭遇和心情,如果不向老朋友倾诉,在异乡又有谁会怜惜我的迟暮呢?

秋夕书怀寄所知注释

  • 秋夕:秋天的夜晚。
  • 书怀:抒发胸怀。
  • 寄所知:寄给知己朋友。
  • 秋萤:秋天的萤火虫。一点:微弱的光点。
  • 所知:知己,了解自己的人。
  • 三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指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这里比喻仕途的遥远和渺茫。
  • 汩没(gǔ mò):沉没,淹没。这里比喻陷于俗世之中。
  • 九天:天的最高处。
  • 羽差池(chā chí):羽毛不整,比喻处境艰难。
  • 年华:时光,岁月。
  • 逐浪:像浪涛一样追逐。
  • 霜发:白发,形容年老。
  • 旅恨:旅居在外的愁恨。
  • 和云:与云交织在一起。
  • 拂桂枝:拂动桂树的枝条。桂树,传说中月亮上的树。
  • 故人:老朋友。
  • 此事:指自己仕途不顺,身处困境的遭遇。
  • 异乡:外乡,不是家乡的地方。
  • 栖迟:迟缓,停留,也指隐居。这里指潦倒困顿的处境。

秋夕书怀寄所知讲解

这首诗是作者李咸用在秋天的夜晚,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漂泊异乡的感伤之情的作品。

首联描写秋夜的景象,烘托出凄清冷落的氛围,点明思念知己的主题。“秋萤一点雨中飞”,萤火虫在秋雨中微弱地闪烁,更显萧瑟。“独立黄昏思所知”,独自一人在黄昏时分思念知己,孤独之情溢于言表。

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抒发作者的感慨。“三岛路遥身汩没,九天风急羽差池”,作者以仙山之路遥远,自己沉沦于世俗,以及高空风急,羽毛凌乱来比喻自己仕途的艰难和困顿。“年华逐浪催霜发,旅恨和云拂桂枝”,时光飞逝,自己年华老去,羁旅的愁恨与云交织,仿佛拂动月宫的桂树,更增添了孤寂之感。

尾联点明主旨。“不向故人言此事,异乡谁更念栖迟”,如果这些遭遇和心情不向老朋友倾诉,在异乡又有谁会怜惜自己的迟暮呢?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理解和关怀的心情。

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漂泊异乡的孤寂和感伤,也流露出对知己的渴望和期待。诗歌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李咸用[唐代]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d946f9ca19e7253a796.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