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陆文圭的诗>送严陵邵叔忠学录归侍二首>

送严陵邵叔忠学录归侍二首,陆文圭送严陵邵叔忠学录归侍二首全诗,陆文圭送严陵邵叔忠学录归侍二首古诗,送严陵邵叔忠学录归侍二首翻译,送严陵邵叔忠学录归侍二首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元代] 陆文圭

黄甲旧书生,明延推一鹗。
岁莫戢羽翰,静听华亭鹤。
盛衰今昔异,出处老少各。
乃翁信奇士,之子亦不恶。
斥鷃伏卑枝,寄声谢寥廓。

送严陵邵叔忠学录归侍二首译文

邵叔忠你本是科举成名的老书生,因贤明声誉而被荐举为学录,好比一只被推举的俊逸之鹰。年终岁末你收敛羽翼准备归乡,像隐居的华亭鹤一样静静度日。世事盛衰与今昔大不相同,出仕与隐退的选择也因年长年少而各有不同。你的父亲相信你是个奇才,而你自身也确实不错。我只像麻雀一样栖息在低矮的树枝上,只能遥遥地向广阔的天空表示感谢。

送严陵邵叔忠学录归侍二首注释

  • 严陵:指严陵滩,在今浙江桐庐县境内,是邵叔忠的家乡。
  • 邵叔忠:人名,作者的朋友,被授予学录一职。
  • 学录:古代的学官,掌管学校的文书簿籍等事。
  • 黄甲:科举考试中进士及第的代称。
  • 明延:因贤明而被荐举。
  • 鹗(è):一种凶猛的鸟,比喻有才能的人。
  • 岁莫:一年将尽的时候。
  • 戢(jí):收敛。
  • 羽翰:鸟的翅膀,这里指才华。
  • 华亭鹤:指晋代陆机,曾隐居华亭(今上海松江),后用以比喻隐士。
  • 出处:出仕与隐退。
  • 乃翁:你的父亲。
  • 奇士:不平凡的人才。
  • 之子:这个人,指邵叔忠。
  • 不恶(wù):不错,好。
  • 斥鷃(yàn):小麻雀,比喻作者自己才能平庸。
  • 卑枝:低矮的树枝,比喻低微的地位。
  • 寥廓:广阔的天空,这里指广阔的社会。

送严陵邵叔忠学录归侍二首讲解

这首诗是陆文圭送别友人邵叔忠回乡侍亲所作。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邵叔忠的赞赏和惜别之情,以及对世事变迁、人生选择的感慨。

  • 首联点明邵叔忠的身份和经历,赞扬他科举出身,又因贤明而被荐举为学录,前途光明。
  • 颔联写邵叔忠辞官归隐,以“华亭鹤”自比,表达了他淡泊名利、向往隐逸的思想。
  • 颈联感叹世事盛衰无常,人生出处各异,既有对友人选择的理解,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 尾联自谦才能平庸,只能遥遥地祝福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之情。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富有表现力。诗人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诗人一方面赞扬友人邵叔忠的才能和品德,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情感复杂而真实。

陆文圭[元代]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d8bb61803d41c599cd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