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咸用的诗>题陈正字山居>

题陈正字山居,李咸用题陈正字山居全诗,李咸用题陈正字山居古诗,题陈正字山居翻译,题陈正字山居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咸用

怪来忘禄位,习学近潇湘。
见处云山好,吟中岁月长。
花光笼晚雨,树影浸寒塘。
几日凭栏望,归心自不忙。

题陈正字山居译文

怪不得我淡忘了官场的荣华利禄,原来是学习效仿隐居潇湘一带的贤人。 眼中所见皆是美好的云山风景,吟诗作赋中不知不觉时光流逝。 傍晚时分,雨后初晴,花朵沐浴在光辉之中,树的倒影浸没在寒冷的池塘里。 这几天我独自凭栏远望,归隐之心早已坚定,所以并不急于一时。

题陈正字山居注释

  • 题:题写,题在诗歌的开头,点明诗歌的主题。
  • 陈正字:指陈某,担任正字一职。正字是古代官名,负责刊正文字。
  • 山居:隐居山林。
  • 怪来:怪不得,难怪。
  • 禄位:官职和俸禄,指官场的荣华富贵。
  • 习学:学习,效仿。
  • 潇湘:指潇水和湘水,泛指湖南一带,是古代文人隐居的胜地。
  • 见处:所见之处。
  • 吟中:吟诗作赋之中。
  • 岁月长:时光漫长。
  • 花光:花朵的光彩。
  • 笼:笼罩,覆盖。
  • 晚雨:傍晚的雨。
  • 浸:浸泡,浸没。
  • 寒塘:寒冷的池塘。
  • 凭栏:倚靠栏杆。
  • 归心:归隐之心。
  • 不忙:不急于一时。

题陈正字山居讲解

这首诗是李咸用题写在陈正字山居的一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名利的淡泊。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充满了隐逸情趣。

首联点明主题,诗人自述怪不得自己淡忘了官场的荣华富贵,原来是学习效仿隐居潇湘一带的贤人。一个“怪来”道出了诗人对自身心境转变的疑问,也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习学近潇湘”则点明了诗人向往隐逸的原因,是受到了潇湘隐士的影响。

颔联描写山居的优美景色和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诗人眼中所见皆是美好的云山风景,吟诗作赋中不知不觉时光流逝。这两句诗写景抒情,将山居的清幽和诗人内心的平静融为一体。

颈联描写傍晚时分的景象。雨后初晴,花朵沐浴在光辉之中,树的倒影浸没在寒冷的池塘里。这两句诗色彩鲜明,富有动感,将山居的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

尾联表达诗人归隐之心已决,并不急于一时。诗人独自凭栏远望,归隐之心早已坚定,所以并不急于一时。这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坚定决心。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名利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李咸用[唐代]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d2bced0c5627924694c.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