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咸用的诗>宿隐者居>

宿隐者居,李咸用宿隐者居全诗,李咸用宿隐者居古诗,宿隐者居翻译,宿隐者居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咸用

永日连清夜,因君识躁君。
竹扉难掩月,岩树易延云。
曙鸟枕前起,寒泉梦里闻。
又须随计吏,鸡鹤迥然分。

宿隐者居译文

白昼与清夜相连,长日漫漫,因为你的缘故,我才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浮躁。竹子编成的门扉难以遮掩皎洁的月光,山岩上的树木容易招来飘动的云彩。清晨的鸟鸣在枕边把我唤醒,寒冷的泉水声在梦中也能听闻。不久又要跟随地方官吏进京,与隐逸的生活从此迥然相分。

宿隐者居注释

  • 宿:住宿,借宿。
  • 隐者居:隐士的住所。
  • 永日:长长的白天。
  • 连清夜:连接着清静的夜晚。
  • 因君:因为你,指隐者。
  • 识躁君: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浮躁。“君”是拟人化的称呼。
  • 竹扉:竹子编成的门。
  • 难掩月:难以遮掩月光。
  • 岩树:山岩上的树木。
  • 易延云:容易招来云彩。延,引来。
  • 曙鸟:清晨的鸟。
  • 枕前起:在枕边(把我)唤醒。
  • 寒泉:寒冷的泉水。
  • 梦里闻:在梦中也能听到。
  • 又须:不久又要。
  • 计吏:古代地方上向朝廷呈报户口、赋税等情况的官员。
  • 鸡鹤:鸡和鹤,比喻不同的事物,此处指代官场生活与隐逸生活。鹤在鸡群中,显得特别突出。
  • 迥然分:完全不同,截然分开。

宿隐者居讲解

这首诗是李咸用夜宿隐者住所时所作,表达了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以及即将重返官场的无奈和矛盾心情。

首联点明时间,长昼漫漫,暗示隐居生活的清闲,也为下文反思自身内心奠定基础。诗人因为结识隐者,才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浮躁,这是一个转折,表明隐者的生活态度对诗人产生了影响。

颔联描绘了隐者居所的自然环境,竹门挡不住月光,岩树容易引来云彩,突出了环境的清幽和自然。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暗示了隐者生活的与世无争。

颈联描写了诗人夜宿隐者居所的感受,清晨被鸟鸣唤醒,梦中听到寒泉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逐渐平静。

尾联笔锋一转,诗人想到不久又要跟随地方官吏进京,与这种隐逸的生活截然分开,表达了对即将重返官场的无奈和惆怅。 “鸡鹤迥然分”一句,用“鸡”比喻官场生活,用“鹤”比喻隐逸生活,形象地表达了两种生活的巨大差异,以及诗人内心的矛盾。

总而言之,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隐者居所环境的描写和自身感受的抒发,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李咸用[唐代]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8e4e7f4de222607a0c0d.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