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咸用的诗>赠山僧>

赠山僧,李咸用赠山僧全诗,李咸用赠山僧古诗,赠山僧翻译,赠山僧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咸用

荣枯虽在目,名利不关身。
高出城隍寺,野为云鹤邻。
松声寒后远,潭色雨馀新。
岂住空空里,空空亦是尘。

赠山僧译文

世间的荣华和衰败就在眼前,但个人的名利却与我无关。我的居所高于城中的城隍庙,与山野的云和鹤为邻。松涛声在寒冷之后显得更加悠远,潭水的颜色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新。难道我只是住在空寂无物的地方吗?要知道,即使是空无,也同样是世间的尘埃啊。

赠山僧注释

  • 荣枯: 荣华和衰败,指世事的变化。
  • 名利: 名誉和利益。
  • 城隍寺: 城市守护神的庙宇,一般位于城市中心。
  • 云鹤: 白云和仙鹤,常用来比喻隐逸的生活。
  • 空空: 指佛教中的“空”的概念,即一切皆空。
  • 尘: 尘埃,比喻世俗的烦恼和欲望。

赠山僧讲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咸用赠送给山中僧人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僧人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荣枯虽在目,名利不关身”点明主旨,诗人表明自己虽然看得到世间的荣华和衰败,但个人的名利与他无关。这体现了一种看淡名利、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颔联“高出城隍寺,野为云鹤邻”描写了僧人居住环境的清幽高远。僧人的居所高于城隍庙,远离尘嚣;与白云和仙鹤为邻,更显其隐逸的生活。

颈联“松声寒后远,潭色雨馀新”描写了山中景色的清新幽静。寒冷之后,松涛声更加悠远;雨后,潭水颜色更加清新。这两句诗不仅写景,也暗示了僧人内心的平静和澄澈。

尾联“岂住空空里,空空亦是尘”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空”的理解。诗人认为,即使是空无,也同样是世间的尘埃。这意味着,真正的超脱不是逃避现实,而是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面对世俗的烦恼。即使身处空门,仍需保持清醒的认识,不为“空”所迷惑。

总而言之,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幽淡远,表达了诗人对僧人隐逸生活的赞赏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世俗的超脱,也有对现实的关注,体现了诗人矛盾而复杂的心境。

李咸用[唐代]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8bb800b0a61039c98543.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