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郢的诗>重游天台>

重游天台,李郢重游天台全诗,李郢重游天台古诗,重游天台翻译,重游天台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郢

南国天台山水奇,石桥危险古来知。
龙潭直下一百丈,谁见生公独坐时。

重游天台译文

天台山位于南方,以其奇特的山水景色闻名,那石桥的险峻,自古以来就为人所知。龙潭瀑布垂直泻落,高达一百丈,有谁曾见过当年生公(竺道生)独自在此静坐的情景呢?

重游天台注释

  • 天台山: 位于今浙江省天台县,以山水之美和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而闻名。
  • 石桥: 天台山有石梁飞瀑,石桥即指此处的天然石梁。
  • 龙潭: 指瀑布下方的水潭。天台山有多处名为龙潭的景点,此处指瀑布下的深潭。
  • 生公: 指竺道生(约355-434),东晋时期著名高僧,曾隐居庐山,后至建康,提倡顿悟成佛之说,与传统佛教思想相悖,遭受排挤,后在苏州虎丘讲经,传说他讲经时顽石点头。后世常以“生公说法”比喻能以精深的理论使人信服。

重游天台讲解

这首诗是李郢重游天台山时所作,表达了对天台山壮丽景色的赞叹和对古代高僧竺道生的仰慕之情。

首句点明地点和景色特点,南方天台山以奇特的山水著称。第二句则具体描写天台山石桥的险峻,突出了其地理特征,也暗示了天台山的与众不同。

后两句则由景及人,诗人想象当年竺道生在此修行时的场景,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龙潭直下一百丈”不仅写出了瀑布的壮观气势,也烘托出竺道生所处环境的清幽和险峻。“谁见生公独坐时”则运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竺道生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将天台山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历史人物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天台山景色的描写和对竺道生隐居修行的追忆,表达了对佛学和自然的热爱。

李郢[唐代]

李郢,字楚望,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9356830578ae15c5a23.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