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郢的诗>酬刘谷立春日吏隐亭见寄>

酬刘谷立春日吏隐亭见寄,李郢酬刘谷立春日吏隐亭见寄全诗,李郢酬刘谷立春日吏隐亭见寄古诗,酬刘谷立春日吏隐亭见寄翻译,酬刘谷立春日吏隐亭见寄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郢

孤亭遥带寺,静者独登临。
楚霁江流慢,春归泽气阴。
野田青牧马,幽竹暖鸣禽。
日日年光尽,何堪故国心。

酬刘谷立春日吏隐亭见寄译文

孤零零的亭子遥遥地与寺庙相邻,清静的人独自登上这亭子远望。 楚地雨后初晴,江水缓缓流动;春天回归,水泽之气显得阴冷。 原野上青草萌生,牧童悠闲地放马;幽深的竹林,温暖的阳光下传来鸟儿的鸣叫。 时光一天天过去,一年将尽,怎能承受这思念故国的心情。

酬刘谷立春日吏隐亭见寄注释

  • :酬答,回复。
  • 刘谷:人名,作者的朋友。
  • 立春日:立春这一天。
  • 吏隐亭:亭名,刘谷所建。吏隐,指退隐的官吏。
  • :连接,相邻。
  • :寺庙。
  • 静者:指心境清静的人,也指诗人自己。
  • 楚霁:楚地雨后放晴。楚,指作者所在的地区。霁,雨后天晴。
  • 泽气阴:水泽边的空气寒冷。
  • 野田:田野。
  • 青牧马:青草茂盛,牧童放马。
  • 幽竹:幽深的竹林。
  • 暖鸣禽:温暖的阳光下,鸟儿鸣叫。
  • 年光:一年的时光。
  • 故国心:思念故乡的心情。

酬刘谷立春日吏隐亭见寄讲解

这首诗是李郢在立春日酬答朋友刘谷的诗作,描绘了诗人登临吏隐亭所见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思念故国的感情。

首联点明地点和人物,写孤亭与寺庙遥遥相邻,清静之人独自登临。一个“孤”字,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了诗人孤寂的心境。“遥带”二字,则写出了亭子与寺庙之间的空间关系,使画面更具层次感。

颔联描写了雨后初晴的景象。楚地放晴,江水缓缓流动,但春寒料峭,水泽之气仍然阴冷。诗人用“慢”字写江流,表现出春天的舒缓和节奏。“阴”字则点明了春寒的特点,与前句的“霁”字形成对比,更显春天的复杂。

颈联描绘了田园风光。野外青草茂盛,牧童在放马,幽深的竹林里传来鸟儿的鸣叫。这两句诗,一动一静,相互映衬,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田园图。诗人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尾联抒发了诗人思念故国的感情。时光一天天过去,一年将尽,怎能承受这思念故国的心情?“日日”二字,写出了时光的流逝,也加重了诗人思乡之情。“何堪”二字,则表达了诗人难以承受的痛苦。这句诗是全诗的升华,使全诗更具感染力。

全诗语言清丽自然,意境优美,将景、情、理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思念故国的深沉感情。诗人在描写春日景色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使景物更具感染力,情感更加真挚动人。

李郢[唐代]

李郢,字楚望,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fb0f9bf2d835bb74c77f.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