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郢的诗>阳羡春歌>

阳羡春歌,李郢阳羡春歌全诗,李郢阳羡春歌古诗,阳羡春歌翻译,阳羡春歌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郢

石亭梅花落如积,玉藓斓班竹姑赤。
祝陵有酒清若空,煮糯蒸鱼作寒食。
长桥新晴好天气,两市儿郎棹船戏。
溪头铙鼓狂杀侬,青盖红裙偶相值。
风光何处最可怜,邵家高楼白日边。
楼下游人颜色喜,溪南黄帽应羞死。
三月未有二月残,灵龟可信淹水干。
葑草青青促归去,短箫横笛说明年。

阳羡春歌译文

石亭边的梅花凋落,堆积如雪,青苔斑驳,竹子的表皮也呈现出赤色。祝陵的酒清澈得仿佛空无一物,人们煮着糯米,蒸着鱼,准备着寒食节的食物。

长桥一带,雨后初晴,天气正好,两市的年轻人们划着船嬉戏玩耍。溪头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身着青色罗伞和红色裙子的女子们偶然相遇。

哪里风景最令人怜爱?莫过于邵家高楼在白日映照下显得格外显眼。楼下游人个个面带喜色,溪南那些戴着黄色帽子的人们应该感到羞愧吧。

三月还未到,二月的美好时光就已经快要逝去,灵龟的预言或许可信,说不定哪天水就要干涸了。葑草已经青翠欲滴,催促着人们该回去了,明年再见吧,用短箫和横笛来诉说离情别绪。

阳羡春歌注释

  • 阳羡:地名,今江苏宜兴。
  • 石亭:用石头建造的亭子。
  • 玉藓斓班:青苔颜色斑驳。斓班,色彩错杂的样子。
  • 竹姑赤:竹子的表皮呈现出赤色。
  • 祝陵:古县名,在今江苏宜兴。
  • 清若空:形容酒的清澈透明,如同空无一物。
  • 寒食:节日名,在清明节前一两天,禁火,只吃冷食。
  • 长桥:很长的桥。
  • 两市:指阳羡的两个集市。
  • 棹(zhào):划船的工具,这里用作动词,指划船。
  • 铙鼓:古代军乐器,也用于民间社火活动。
  • 狂杀侬:热闹极了。“侬”吴方言,人称代词,指“我”,这里作语气助词,无实义。
  • 青盖红裙:指身着青色罗伞和红色裙子的女子。盖,通“ lid”,伞。
  • 相值:相遇。
  • 可怜:可爱,令人喜爱。
  • 邵家高楼:指邵氏人家的高楼。
  • 颜色喜:面带喜色。
  • 黄帽:古代地位低下的人所戴的帽子。
  • 应羞死:应该感到羞愧。
  • 灵龟:古代传说中能预知未来的神龟。
  • 淹水干:指水可能会干涸。
  • 葑草:生长在水边的草。
  • 促归去:催促人们回去。
  • 短箫横笛:两种乐器,这里指用音乐表达离别之情。

阳羡春歌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阳羡(今江苏宜兴)春日的美丽景色和人们欢快的生活场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慨。

诗歌以时间为线索,从寒食节前的准备写起,描绘了人们在石亭边赏梅,在祝陵饮酒,准备寒食的场景。接着,描绘了雨后初晴,人们在长桥一带划船嬉戏的热闹场面,特别是“溪头铙鼓狂杀侬,青盖红裙偶相值”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春日里人们的喜悦之情。

诗人笔锋一转,将视线投向邵家高楼,用“楼下游人颜色喜,溪南黄帽应羞死”两句,将高楼的美丽与游人的喜悦之情衬托出来,同时也暗含着对社会不公的讽刺。

最后,诗人感叹时光易逝,用“三月未有二月残,灵龟可信淹水干”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结尾两句“葑草青青促归去,短箫横笛说明年”,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并相约明年再见。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生动细腻,将阳羡春日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诗歌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写景抒情诗。

李郢[唐代]

李郢,字楚望,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62fe66adcdd79b7eccd2.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