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陆文圭的诗>渡黄河舟子作难久之乃渡>

渡黄河舟子作难久之乃渡,陆文圭渡黄河舟子作难久之乃渡全诗,陆文圭渡黄河舟子作难久之乃渡古诗,渡黄河舟子作难久之乃渡翻译,渡黄河舟子作难久之乃渡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元代] 陆文圭

四渎水中大,寻源河最长。
未必通汉津,支机事荒唐。
导流始积石,以西入要荒。
龙门久东狭,横溃走徐梁。
奔流俟其定,势可一荒舫。
我来源桃渡,浑浑流浊黄。
舣舟不肯济,奈此黄帽郎。
石濑投千金,贞女可怜伤。

渡黄河舟子作难久之乃渡译文

四渎之中,黄河水量最为浩大,追溯源头,黄河流程也最为漫长。说它能沟通汉水边的牛郎织女,那不过是荒诞不经的传说。黄河的源头在积石山,向西流入荒凉的边远地区。龙门山自古以来就狭窄险峻,黄河一旦溃决就会奔腾涌向徐州和梁州。奔腾的河水一旦平稳下来,它的力量甚至可以冲走一艘大船。我从桃渡口来到这里,只见浑浊的黄河水滚滚流淌。摆渡的人不肯渡我过河,我又能拿这些戴着黄色帽子的人怎么办呢?想学习石濑的富人,用千金来求渡,真是可怜那被祭祀的贞女。

渡黄河舟子作难久之乃渡注释

  • 四渎:古代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条大河。
  • 寻源:追溯源头。
  • 汉津:指汉水。津,渡口。此处代指汉水边的牛郎织女。
  • 支机事:指牛郎织女的传说。相传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嫁给牛郎后,被天帝带回天庭,只能隔着银河遥遥相望。
  • 积石:山名,在今青海省循化县西南,相传为黄河的源头。
  • 要荒:边远荒凉的地区。
  • 龙门:山名,在今山西省河津县和陕西省韩城市之间,黄河从两山之间流过,水流湍急。
  • 徐梁:指徐州和梁州,古代的行政区域。
  • 俟:等待。
  • 荒舫:大船。
  • 桃渡:渡口名。
  • 舣舟:使船靠岸。
  • 济:渡河。
  • 黄帽郎:指穿着黄色衣服的摆渡人。古代贱役之人多穿黄色衣服。
  • 石濑:春秋时晋国富人,在黄河边溺水而死,其母用千金求人打捞尸体。
  • 贞女:指被祭祀的河神女。

渡黄河舟子作难久之乃渡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黄河渡口遇到的困境和感慨。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黄河的雄伟壮阔和源远流长,并驳斥了黄河沟通牛郎织女的荒诞传说,强调了黄河的自然属性和地理特征。诗人用“奔流俟其定,势可一荒舫”来形容黄河奔腾时的巨大力量,也为下文渡河的困难埋下伏笔。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诗人渡河的遭遇。摆渡人不肯渡河,诗人无可奈何,只能感叹。诗人将自己与石濑相比,表达了对摆渡人贪婪的不满。最后一句“贞女可怜伤”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祭祀河神的陋习的批判,以及对人命的怜悯。

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既有对黄河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诗中运用了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陆文圭[元代]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e0a435848c7ff187cc0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