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咸用的诗>赠陈望尧>

赠陈望尧,李咸用赠陈望尧全诗,李咸用赠陈望尧古诗,赠陈望尧翻译,赠陈望尧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咸用

若说精通事艺长,词人争及孝廉郎。
秋萤短焰难盈案,邻烛馀光不满行。
鹄箭亲疏虽异的,桂花高下一般香。
明时公道还堪信,莫遣锥锋久在囊。

赠陈望尧译文

如果说精通事务技艺是专长,词人怎能比得上被推举的孝廉郎?秋天的萤火虫光芒短小难以照满书案,邻居的烛光即使照射过来也难以照亮整行。鹄箭因亲疏远近靶心有所不同,桂花无论高低散发的香味却是一样的。在英明的时代,公正的道理终究是可信的,不要让锥子的锋芒长久地藏在囊中。

赠陈望尧注释

  • 陈望尧:生平不详,李咸用的友人。
  • 事艺:指各种事务技艺。
  • 孝廉郎: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之一,后泛指被推举的人才。
  • 秋萤:秋天的萤火虫,光芒微弱。
  • 盈案:照满书案。
  • 邻烛:邻居的烛光。
  • 满行:照亮整行。
  • 鹄箭:用天鹅羽毛做的箭,这里比喻射箭,也比喻才能的施展,目标的远近。
  • 的:箭靶的中心,目标。
  • 桂花:桂树开的花,香气浓郁,这里比喻人的品格或才能。
  • 明时:英明的时代。
  • 公道:公正的道理。
  • 锥锋:锥子的尖端,比喻人的才能。
  • 囊:口袋,这里比喻埋没。

赠陈望尧讲解

这首诗是李咸用赠给友人陈望尧的,旨在劝勉陈望尧要积极进取,施展才华。

首联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孝廉郎在当时社会更受重视的现实,暗示了陈望尧的处境和作者的期望。

颔联以“秋萤”和“邻烛”作比,形容陈望尧的处境艰难,光芒难以充分展现。但同时也暗示了陈望尧自身的才能如同萤火虫和烛光一样,具有潜在的价值。

颈联用“鹄箭”和“桂花”作比,说明了人才的施展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自身的价值和品格是不会改变的。

尾联则直接点明主题,劝勉陈望尧要相信公正的时代,不要让自己的才能被埋没,要积极进取,施展抱负。全诗语言朴实,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李咸用[唐代]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c10e00077e9bd3548d6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