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咸用的诗>待旦>

待旦,李咸用待旦全诗,李咸用待旦古诗,待旦翻译,待旦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咸用

檐静燕雏语,窗虚蟾影过。
时情因客老,归梦入秋多。
蔽日群山雾,滔天四海波。
吾皇思壮士,谁应大风歌。

待旦译文

屋檐下寂静无声,燕子雏鸟低声细语,空旷的窗户上映着西斜的月影。

漂泊异乡,客居思乡之情随着岁月流逝愈发浓烈,梦中故乡的景象也总是与秋色相伴。

群山被浓雾遮蔽,仿佛要遮蔽太阳,四海波涛汹涌,似乎要淹没天空。

当今皇上正思念着有雄才大略的壮士,谁能挺身而出,高唱一曲《大风歌》呢?

待旦注释

  • 待旦:等待天亮。
  • :屋檐。
  • :幼小的鸟。
  • 蟾影:月亮的影子,古代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
  • 时情:时世之情,这里指漂泊异乡,客居思乡之情。
  • 客老:客居他乡,逐渐老去。
  • 蔽日:遮蔽太阳。
  • 滔天:形容水势盛大,可以淹没天空。
  • 吾皇:我的皇上。
  • 大风歌: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思乡时所作的歌。这里借指渴望有能人辅佐皇帝平定天下。

待旦讲解

这首诗是作者客居他乡,思念家乡,忧国忧民的抒情之作。

首联描写了寂静的环境,燕子低语,月影西斜,烘托了诗人孤寂的心情。颔联写漂泊异乡,思乡之情日渐浓烈,梦中常常出现故乡的秋景,进一步表达了思乡之情。

颈联视野开阔,描写了群山被浓雾遮蔽,四海波涛汹涌的景象,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尾联表达了诗人希望有雄才大略的壮士能够挺身而出,辅佐皇帝平定天下的愿望。

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精炼,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渴望有所作为的愿望。其中,“蔽日群山雾,滔天四海波”两句,气势磅礴,形象地描绘了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而“吾皇思壮士,谁应大风歌”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渴望有英雄人物出现,辅佐皇帝,平定天下的愿望。全诗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李咸用[唐代]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8aae39292828ed62d75f.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