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咸用的诗>惜别>

惜别,李咸用惜别全诗,李咸用惜别古诗,惜别翻译,惜别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咸用

细雨妆行色,霏霏入户来。
须知相识喜,却是别愁媒。
白刃方盈国,黄金不上台。
俱为邹鲁士,何处免尘埃。

惜别译文

蒙蒙细雨装点着离别的行色,飘飘洒洒地进入家户。 本应是相识相知的喜悦,却成了增添离愁的媒介。 奸佞小人像锋利的刀刃般充斥朝廷,贤才却像黄金般不被重用。 我们都是从邹鲁之地走出来的读书人,哪里才能免去这世间的尘埃呢?

惜别注释

  • 妆:装饰,修饰。这里指细雨打湿衣衫,如同妆饰。
  • 行色:指将要远行的人的装束、神态。也指离别时的情景。
  • 霏霏:形容细雨飘洒的样子。
  • 媒:媒介,中介。
  • 白刃:比喻奸佞小人。
  • 盈国:充满朝廷。
  • 黄金:比喻贤才。
  • 不上台:不被重用。台,指朝廷。
  • 邹鲁士:指从邹、鲁(今山东一带)走出来的读书人。邹,指邹国,鲁,指鲁国,都是古代的文化中心。
  • 尘埃:比喻世俗的烦恼、社会的黑暗。

惜别讲解

这首《惜别》是作者李咸用送别友人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首联“细雨妆行色,霏霏入户来”,描写了送别时的场景,细雨蒙蒙,更增添了离别的愁绪。颔联“须知相识喜,却是别愁媒”,看似矛盾,实则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情。相识本是喜事,但因为即将离别,这份喜悦反而成了离愁的催化剂。颈联“白刃方盈国,黄金不上台”,用比喻的手法,揭露了当时奸佞当道、贤才不被重用的黑暗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尾联“俱为邹鲁士,何处免尘埃”,感叹自己和友人都出身于文化之乡,却无法逃脱世俗的烦恼和社会的黑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诗人将个人的离愁别绪与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李咸用[唐代]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aadd7c323b6f9d3b1b8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